“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的價格戰昨日(2月17日)突然升級。
昨日11時,記者接到嘀嘀打車公關部的通知,從昨日開始,其分別提高對司機和乘客的補助。其中,乘客補助提高到10元(每天3單),司機補助前5單補助5元,后五單補助10元。此前,雙方的補貼方式被市場戲稱為“燒錢”營銷。
昨日16時30分左右,記者又接到支付寶和快的打車公關部的通知,對乘客的補助由10元提高到11元(每天2單)并稱“永遠比同行多1元”。
此前,2月10日,嘀嘀打車曾把對乘客的補助下降5元,此后不久快的也悄然下調對司機的補助。
微信支付第二輪活動2月16日截止,數據顯示,在二、三線城市,用戶使用“一鍵叫車”上、下班的訂單占總訂單的比例約為45%,微信支付訂單占總訂單的比例均超過了76%。最近一周,使用快的打車的日均訂單量較春節期間增長超過110%。
打車軟件價格戰升級
昨日8時,成都市民王先生嘗試用嘀嘀打車約了一輛出租車上班,下車結賬時顯示打車費為10元,用微信支付最終只付了0.01元。司機胡師傅笑著提醒他,“今天提高了補貼,給你補貼10元,給我5元。”
? 昨日早晨,記者從嘀嘀打車公關部獲悉,從2月17日零點起,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三輪10億元營銷活動啟動,“使用嘀嘀打車并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每天3次;司機用微信支付收車費,每單獎10元或5元,每天10單。”
昨日16點30分左右,支付寶和快的打車宣布,從18日開始自動升級獎勵方案,承諾獎勵永遠比同行多1元。乘客用快的APP打車并用支付寶付款,每單立減11元,每天2單;司機端用快的APP收款,每天獎10單,每單11元、5元或10元不等。
與之前相比,第三輪營銷活動兩家公司都提高了補貼標準。
? 用戶支付習慣正在改變
昨日,記者采訪了數位資深成都的哥。胡師傅已經41歲了,開車有13年,他給記者展示的嘀嘀打車頁面顯示,截至昨日上午10時,他已經搶了569單生意。“部分是1月10日嘀嘀開始推行對乘客獎勵前就搶單的,1月后搶單大概有300單”。胡師傅對記者說,“以前嘀嘀對司機每天獎勵5筆,其實很輕松完成,現在每天獎勵10筆,我覺得也很輕松。”如果胡師傅每天能夠完成10單,嘀嘀就給胡師傅補助75元,“你看,現在是10點,我已經有4單了。”“如果勤勞一點,快的每天另外5筆也可以完成。”胡師傅說,“每天大概會有100元左右的新增收入。”
現在不少司機開始主動推廣打車軟件,記者同事熊小姐說,昨日一位伍師傅主動問她要不要打車軟件,并主動叫她開通,這位師傅說,“你省了我賺了,為什么不用?”
一位出租車公司的負責人對記者說,與一個月前相比,現在司機對打車軟件越來越有興趣,他告訴記者“中午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時,就會討論這個問題,有些司機還會嘲笑不會用打車軟件的同行。”從司機的反饋情況來看,打車軟件對增加司機收入還是比較明顯,“比如快的打車,每天獎勵5筆,基本上3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微信支付第二輪活動2月16日截止,嘀嘀打車各項數據仍保持了較高速率的增長,營銷活動加速了用戶打車習慣和支付習慣的養成,在二、三線城市,用戶使用“一鍵叫車”上、下班的訂單占總訂單的比例約為45%,微信支付訂單占總訂單的比例均超過了76%。快的打車最近一周以來,日均訂單量較春節期間增長超過110%,成都一個城市有1.5萬個司機接入快的打車,用支付寶收打車費。
記者訪談
快的打車COO趙冬:“燒錢”補貼沒有結束日期
每經記者席大偉發自成都
1月初,嘀嘀打車推出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很快跟進;2月初,嘀嘀打車降低對用戶補貼,快的打車宣布補貼繼續進行;這次,快的打車喊出“永遠比同行多1元”的口號。業內人士認為,似乎快的打車有意挑起了價格戰。為此,昨記者對話了快的打車COO(首席運營官)趙冬。
記者:為什么突然增加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
趙冬:不是突然增加,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策略。比如之前的免單人數,就是比競爭對手多。
記者:乘客和的哥雖然很歡迎,但是不理解打車軟件的盈利模式,這樣燒錢推廣,未來在哪里?
趙冬:乘客和的哥理不理解不重要,關鍵是他們喜不喜歡。當然,我們也還是沒有太想清楚未來,但這是一個有價值的事,值得做。
記者:補貼燒錢,何時休?
趙冬:沒有日期,看市場需要。
記者:推廣中最難的是什么?觀念還是年齡?
趙冬:如果的哥接受不了打車軟件,那肯定會被討論。從經濟規律來講,古老的生產方式效率很低,先進的生產方式效率高,這跟年齡沒多大關系。從上海來看,的哥大多數是45歲以上,但上海接受度很高。關鍵是是否愿意做,不愿意努力怎么賺錢呢?
記者:如何看待競爭對手嘀嘀打車的策略?微信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趙冬:微信用戶量雖然很多,但我們用戶數比嘀嘀打車多很多,從百度指數、Appstore排名都說明這個問題。因為第三方打車體驗跟原生打車體驗有差距的,微信、支付寶都是輔助,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做好,打車軟件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競爭,關鍵是我們兩家的競爭。
記者:您認為何時才能改變傳統打車習慣?
趙冬:什么時候是頭,沒有預期。不過有些現象可以看出問題,比如打車軟件1月20到現在,Appstore下載排在前10名,改變非常迅速,對傳統的習慣影響非常巨大,我認為改變很快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