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最熱時沒有上市,在它落潮時上市了。上市前它聲勢浩大,實際止已顯疲態。投資者急功近利,報表一出大失所望。其實,這就是互聯網企業的上市規律。
一、Twitter上市后首份財報平平
Twitter近日發布第四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當季實現營收2.43億美元,同比增長116%;每股虧損1.41美元。從整個2013財年來看,Twitter獲得了6.65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100%;每股虧損3.41美元。
有媒體稱,虧損擴大并非Twitter股價在盤后暴跌17%的主要原因。不少人主要擔心的還是Twitter的用戶增長。該公司上一季度的月活躍用戶為2.41億,僅環比增加900萬,增幅為3.8%。
實際上,自從去年11月上市以來,Twitter股價已經累計上漲逾150%。但本周接連曝出的兩條壞消息卻令投資者措手不及:不僅用戶增長幾乎停滯,就連現有的2.41億用戶的粘性也在下滑。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Twitter上市后的第一份財報都顯得業績平平,既沒有業績大幅度增長,也沒有用戶量或月活躍用戶量的大增。一切顯得那么平淡,讓投資者感受不到鼓舞。
即使今天有報道稱Twitter或就國安局監聽問題起訴美國政府,但是這都不能掩蓋其業績平平的現狀,且有轉移視線的嫌疑。
二、多數機構對Twitter表示失望
投資者向來是急功近利的,特別是投資高科技企業。在Twitter財報出臺后,幾乎沒看到有幾家機構或媒體表示看好的,多數表現出的是失望。
與此同時,另一家社會化媒體卻業績驕人。日本移動IM應用Line公司近日發布2013年第四季度財報,營收為159億日元,同比增長16%。其核心業務(LINE應用)營收為122億日元(約合1.2億美元),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450%。
特別不看好Twitter的是瑞銀,其將Twitter投資評級由持有下調至賣出,目標價由45美元降至42美元,指出其用戶增長趨勢為負是降級原因。
路透社則發表題為《Twitter必須加快速度以對抗不安情緒》的評論文章稱,雖然Twitter的服務具備與生俱來的吸引力,但該公司在很多方面的表現卻不夠完善,導致其用戶增長停滯。如果要緩解市場擔憂,該公司必須加快速度,盡快適應市場需求。
只有德銀持不同看法。其將Twitter目標價由50升至65美元,稱Twitter為移動端增長打好基礎。不排除中短期投資者需要獲得回吐,但是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公司上市前后的怪圈。
三、互聯網公司上市怪圈再次顯現
雖然我也覺得Twitter財報中顯現的業績確實一般,但是我卻有點兒偏向德銀的觀點。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覺得互聯網公司的上市過程常常有種被忽視的規律存在。
首先,許多公司最熱時沒有上市。沒上市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創始人不想上市,有的是投資商遲疑不定,多數則是還不夠上市條件。
其次,準備上市時熱潮可能已過。因為熱,所有許多人都在談論它,都在使用它,都覺得它該上市。但是,等到它準備上市時,熱潮已過,用戶與投資人都不是特別看好它。
第三,上市前似乎聲勢特別浩大。有許多人想讓它上市,投資人又想看到其潛力,于是各種對其吹捧隨處可見,特別是想到其曾經紅極一時,就想到其還會創造輝煌。
第四,上市后給人感覺表現一般。其實,熱潮已過,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兒,但是上市前的炒作讓人們期望太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四、上市后空間有沒有業績大增可能?
以上分析,并不是說所有公司都這樣,而是要給廣大投資者一個提示——認清互聯網公司的上市規律,提前做好思想準備。但是,互聯網公司上市后是不是都沒有業績大增的可能?
答案是它們的業績仍然有可能大增!因為它們是互聯網企業,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但是,大增的比例是有限的,大增的機會將會垂青于少部分公司,至少不是那種只會圈錢洗錢的公司。
那么,上市后業績大增的機會會垂青于哪些公司呢?筆者認為,主要是那些掌握好創新節奏,不斷有驚喜打動用戶的互聯網公司,這也許本來也是互聯網思維的基本表現之一。如果你想按步就班地穩步發展,那么業績大增的機會則小得多,因為那是傳統企業的生存之道。
實際上,這就要求上市后的互聯網公司要時刻準備著變革,時刻想著引領潮流,時刻走在同行的前面。因為互聯網應用潮來潮往很快,你總跟在潮后面是不行的,而要做的是弄潮兒!
以上從Twitter財報想到的問題,也許對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值得思考!特別是那些整天琢磨著怎么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不論是你們自己,還是使用它們的用戶及投資人,建議都認真想想上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