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虛擬運營商做手機,誰在布局?

虛擬運營商做手機,誰在布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24 15:08  瀏覽次數:33
  19家虛擬運營商拿到牌照之后,已經陸續著手業務發展。哪些虛擬運營商會做手機?這里做一些簡單的梳理與思考。
  國外虛擬運營商如維珍移動、迪士尼等在做手機,有成功的經驗;國內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多是結局慘淡,有失敗的教訓。對于虛擬運營商來說,可以進行對比分析,冷靜決策。筆者認為,虛擬運營商滿足三個條件,可以考慮嘗試。
  一是客戶的主體是個人而非企業,即B2C而非B2B,而且對最終用戶有較深入的研究,能夠精準用戶需求。
  二是在現有業務基礎上做手機,是比較自然的業務延展,不是為做手機而做手機,做手機可以促進現有業務的發展。
  三是如果直接競爭對手有所動作,可以進行戰略布局。
  據此來分析19家虛擬運營商,13家不會做手機,6家會加強手機布局。
  一、分享在線等8家單位業務與手機無關,肯定不會做
  分享在線、華翔聯信、遠特通信、三五互聯主要做面向企業做移動通信解決方案,巴士在著力線打造智慧交通車聯網平臺,連連科技核心優勢在于空中充值,中期集團著眼手機期貨業務,長江時代持續打造港航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這8家會借助移動轉售機會,鞏固自有業務,肯定不會做手機。
  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2年間,三五互聯曾涉足終端制造與銷售領域,推出35phone和35pad,不過銷量不足5萬部,導致公司虧損最終放棄業務。該公司無論是對于終端研發、制造、銷售還是對終端產業鏈的把控,都沒有經驗與優勢,有過前車之鑒,不會再做手機。
  二、天音等5家傳統手機銷售分銷商、零售商有能力,但無意愿
  天音、愛施德這2家傳統大型國代商及樂語、迪信通、話機世界這3家傳統手機零售商,終端銷售、售后服務能力超強,但他們的主營業務就是手機銷售,涉足手機制造有兩個問題難以逾越。自己做手機與代理手機的定位問題,很容易產生左右互博;與運營商的關系問題,利用運營商提供的武器與運營商打仗,相當于自取滅亡。結合移動轉售機會,他們會增加基于手機的增值服務能力。
  三、蘇州蝸牛、北緯通信2家做游戲手機,前景看好
  據游戲工委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達832億元。其中端游市場份額65%,增速放緩;頁游占15%,同比增長57%;手游占14%,同比增長247%。預計2014年,手游還將高速增長,增速獲將超過去年,銷售收入預期達到300億元,份額超出25%。
  手游的快速發展,帶動用戶三個方面的消費需求,一是對游戲內容本身的需求,二是對手機性價比的需求,三是對流量消費的需求。游戲廠商獲得移動轉售資質,可以通過業務的合理組合,降低流量費用,提高手機性價比,有效滿足用戶的需求。
  蘇州蝸牛已經著手布局,把戰略重點放在手游以及相關業務上。目前,已結合游戲需要,推出定制手機和蝸牛商店。今年1月22日,與TCL聯手打造的snail特色定制機idol X+開始預售。北緯通信作為手機游戲方面的新兵,也應加快戰略布局,積極探索。
  四、蘇寧、萬網(阿里)、京東、國美4家做電商手機,瞄準用戶數據
  電商做手機與前期互聯網企業做手機有相同的之處,即做手機不是目的,而是抓住入口載體,掠取增量用戶,維護存量用戶,更重要的,是掌握用戶消費數據。
  蘇寧的模式是自主研發。2013年開始,蘇寧著力布局,移動事業部成為八大事業部之一,建立手機研發團隊,網羅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的被裁員員工。7月,發售深度定制的先鋒蜂巢手機,內嵌了蘇寧易購客戶端以及蘇寧應用商店、蘇寧云同步、蘇寧閱讀等一系列蘇寧云應用產品。成為虛擬運營商后,推出合約機勢在必行。此模式優勢在于對外界依賴較少,容易快速發力。
  阿里的模式是生態戰略。阿里通過阿里手機操作系統和渠道、數據優勢,構建終端生態圈,深度控制。從小廠商入手,積極發展OEM合作伙伴,如小辣椒、康佳等,并不斷擴大合作范圍,大有走農村包圍城市之勢。阿里對合作伙伴的控制力比較強,如同大哥帶著小弟。通過優惠的價格幫助廠商在自己的平臺商銷售產品,并獲取用戶數據,形成良性循環。
  京東的模式是聯盟戰略。京東推出JDPhone計劃,充分運用消費數據分析優勢,反向定制手機。與阿里不同的是,京東選擇的合作伙伴均為大品牌廠商,如中興、華為等,好比兄弟結盟,互惠則合。借助大品牌的影響力推廣自有業務,通過數據分析與銷售能力,推動大品牌產品銷售。
  國美的模式是什么?2010年國美試水自主品牌平板電腦,業績平平。2013年11月國美攜高通宣布,國美將通過聯合運營商、芯片供應商、設備制造商、手機廠商內容提供商等全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共同研究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定制滿足智能移動生活需求的解決方案。國美更傾向于京東模式,不同的是,他想聯合整個終端產業鏈的力量,難度較大。
  4G時代,大品牌手機廠商影響力不斷加大,小廠商生產困難,阿里的生態戰略是否會死在農村,京東的聯盟戰略會不會不歡而散?蘇寧的道路是否會越走越窄?國美如何選擇?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電商做手機,手機做電商,誰動了誰的奶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