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總公司2月23日傍晚對外宣布,將于3月1日起在12306網站上啟動身份信息驗證,身份信息驗證不通過者不能在網上購買火車票。中國鐵路總公司內部人士表示,這是因為12306售票系統將與公安系統進行對接,可以進行身份驗證。
中國鐵路總公司此舉無疑直指網絡黃牛的倒票行為。據了解,網絡黃牛倒票的原理是通過生成假身份證、批量注冊賬號,然后利用45分鐘的支付期,大量搶票后退票替換成真實買票信息進行倒票的。
不過,金山網絡市場部營銷總監趙莎莎認為,新規范著力封堵了利用假身份證信息注冊的第一個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囤票門檻,但仍然很難徹底杜絕網絡倒票隱患。新規仍有兩大疏漏。
黃牛對決戰
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新舉措,無疑是沖著黃牛來的。
按照這項即將于3月1日實行的新規定,票、證、人一致方可購票乘車。要在12306網站上進行購票,就必須提交在有效期內的二代身份證,或者按規定可以使用的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進行身份信息核驗。身份信息核驗成功后,方可購票,如未能通過驗證,則需要持相關證件原件到車站窗口或代售點辦理身份信息核驗。
嚴格的身份信息驗證,杜絕了以往虛假個人信息也能買到火車票的情況,也因此砍斷了黃牛的生意渠道。
獵豹瀏覽器工程師許琪告訴記者,按照去年獵豹內部小組對黃牛倒票鏈條的暗訪,黃牛之所以能倒票成功,是因為12306對身份證沒有經過公安系統驗證,只是經過特定的算法驗證,所以可以通過工具生成大量假身份證號。刷票黨先壟斷票源,后期通過黃牛聯系到買家,通過退票,然后立即再買的方式換成真實乘車人的信息。
因此,12306網絡購票人身份信息對接公安系統,就成了杜絕黃牛的關鍵。為回應社會呼吁,1月1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胡亞東曾表示,將對12306售票版本進行更新,采取了一些封堵和應對的措施,并將和國家身份認證權威部門進行互聯網的身份認證,來防止網絡黃牛用虛假的身份信息或者借用他人的信息來囤積倒賣車票。
如今看來,胡亞東提及的新措施終于落實。高鐵管家市場總監張洪基向記者表示,該措施有望對網絡黃牛形成致命打擊,保障普通網民的購票權利。他同時指出,由于高鐵管家的用戶軟件是基于12306的系統來設計,身份驗證信息均與12306同步,3月1日的新規定尚未對該公司的業務產生影響,也暫未有用戶體驗不佳的情況發生。
新規難阻黃牛?
假的信息買不到票,但是黃牛完全可以用真實身份去囤票。趙莎莎告訴記者,身份證驗證只能夠規避生成假身份證刷票,但對真實身份證刷票不受影響。黃牛依然可以利用真實身份證賬號驗證后囤票進行倒賣。目前社會上存在倒賣真實身份證的現象。
許琪表示,按照此前的臥底調查,網上不僅有賬號黨,還有賣證黨。賬號黨主要是為刷票黨提供12306賬號,通過淘寶出售,價格為0.5元一個,標配一個免費郵箱。購買后包括郵箱的賬號密碼和12306的賬號密碼一同發給賣家。而賣證黨則售賣他人的真實二代身份證,報價為300元一張。可以用購票、辦銀行卡、支付寶認證等。在淘寶上以其他商品,如u盤為幌子進行交易付款。
趙莎莎指出,一些網站或商業場所的用戶數據庫因為安全漏洞被攻破,大量真實身份證號泄露到網絡上。去年發生的快捷酒店客戶信息泄露就曾導致2000萬真實客戶身份信息曝光,這些信息也可以被黃牛利用。
正因如此,12306網即使完善了購票人身份驗證的問題,仍無法真正杜絕黃牛。趙莎莎擔心,新規范可能誘發更多真實身份信息進入倒賣市場,這些真實身份信息一旦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冒用,可能引發搶票糾紛。比如說,A是黃牛,用了網上的B的真實身份信息驗證通過,然后刷票。結果B自己買票時發現不能買了。 針對這個情況,12306并沒有做進一步的細節優化,來驗證是否為本人提交的購票信息。
此外,按照目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新規定,“所有注冊用戶名下的‘已通過’‘請報驗’‘預通過’常用聯系人(乘車人)數量,累計不超過100人。”趙莎莎也認為這一條規定對規范總購票數并無實際意義。雖然可以添加大量聯系人,但一個賬號每次提交的票數最多五張,聯系人數量對于總購票數并無影響。倒是建議增加對同一身份信息一天內取消訂單次數的限制。
她解釋道,目前用A的身份信息、A的賬號買了3次票都退了,然后再用A的身份信息、B的賬號還是可以繼續購票。只要有足夠多的賬號,A的身份信息理論上可以不加任何限制的提交訂單、取消訂單,為壟斷票源繼而加價倒賣提供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