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FB收購WhatsApp真的值嗎?

FB收購WhatsApp真的值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28 10:37  瀏覽次數:12
  近日,facebook以190億美元并購移動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的新聞成為業內的焦點。從相關國內外的評論看,看好者居多,甚至我們國內有某些評論認為,WhatsApp的價值遠不止190億美元。就算業內說得天花亂墜,但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交易宣布之后Facebook當日股價累計下滑了3%左右。那么Facebook這190億美元究竟花得值不值?我們不妨選取一些典型的認為值得的觀點和論據以供比較和商榷。
 
  用最直線的思維方式認為Facebook收購WhatsApp值得的觀點是,WhatsApp目前擁有接近4.5億(有的報道稱是3.5億)左右活躍的移動用戶,而移動用戶恰是Facebook目前所亟待發展的。言外之意,通過此次并購Facebook立馬增加了3.5—4.5億的移動用戶。但這種觀點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同樣是用戶,Facebook和WhatsApp用戶的所帶來的商業價值。
 
  據相關統計,Facebook平均每個用戶帶來的營收是6.31美元,而按照WhatsApp被Facebook并購前其采用每個用戶每年收取0.99美元計算,充其量WhatsApp每個用戶給其帶來的營收是1美元。Facebook用戶的平均創收能力是WhatsApp用戶的6.31倍(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將WhatsApp用戶創造的營收從0.99美元變成1美元)。這意味著什么?
 
  按照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所言,WhatsApp將給Facebook帶來下一個10億用戶的目標實現(不知在何時能實現),如果仍延續目前WhatsApp商業模式發展的話,充其量也就是給Facebook帶來10億美元的年收入。要知道在上個季度僅Facebook的移動用戶就為Facebook帶來了近10億美元的營收。可見WhatsApp用戶的商業價值與Facebook用戶相比那是相當的低。當然這里我們還沒有計算WhatsApp發展到10億用戶投入的成本。實際上到現在我們仍不能確定WhatsApp是否真的盈利。不過還是從扎克伯格在并購WhatsApp所言,Facebook暫時不會考慮WhatsApp盈利問題中,可以推測出WhatsApp尚未盈利,即便盈利也是微乎其微。
 
  到此也許有業內人士會稱,未來Facebook肯定會改變WhatsApp的商業模式,比如提高WhatsApp的收費或者像日本的Line那樣變成一個集多種應用和分發的平臺。這里先不說Facebook收購WhatsApp時,扎克伯格表示讓WhatsApp按照自己的商業模式獨立運營及WhatsApp CEO楊·庫姆(Jan Koum)始終堅持的極簡原則(無廣告、無其他應用等),退一萬步,就算是之后雙方迫于營收的壓力而走平臺化的路線,那么Facebook平臺的位置在哪里呢?此外,如果說WhatsApp有了今天的用戶規模,且增長迅速主要得益于庫姆倡導的極簡產品原則,那背離了這個原則的WhatsApp還能走多遠呢?
 
  況且相關統計顯示,當前用戶的智能手機中平均會安裝3個左右的即時通訊應用,這似乎有力反駁了某些評論認為的所謂社交網絡粘性高的觀點,其實在這里,這種觀點似乎混淆了社交網絡平臺與某個社交網絡應用的概念。之前有報道稱,Facebook平臺的年輕用戶正在流失,如果一個平臺(諸多應用)都很難鎖定用戶的話,更何況一個App呢。
 
  說到移動即時通訊應用的App,我們認為它的技術門檻和用戶粘性并不高,更重要的是,從目前這類App的市場競爭格局看,能成為主流App的均有自己不同的側重點和市場,這意味著未來還會出現這類應用(尤其是此次Facebook如此高價格并購這類應用),同時現有的App應用將很難進入到同行的市場。除非某個App出現重大產品和商業模式的改變(比如我們前面假設的WhatsApp的改變)。
 
  還有一種認為Facebook收購WhatsApp不僅值得,而且是超值的觀點是基于WhatsApp發送的短信量。即短信在2013年創造的價值是1300億美元,而WhatsApp已經兩倍于短信的消息發送量,相信到了2014年甚至2015年以后,本來就走下坡路的短信從量級來說更不是WhatsApp的對手,參照之下WhatsApp的估值會更高。這是什么邏輯呢?傳統電信運營商的短信業務因為類WhatsApp應用的價值損失,難道會全歸WhatsApp嗎?恰恰相反,如果我們將WhatsApp去年營收以最高5億美元計算,其僅相當于2013年1300億美元短信價值的千分之四左右,遠不是一種零和效應。即運營商傳統短信業務的損失并不是類WhatsApp應用的所得。
 
  看了上述的對比分析,也許業內就不難理解為何資本市場并未像業內和媒體那樣對于Facebook并購WhatsApp那般樂觀的原因了吧。用戶價值過低、所在市場準入門檻低且競爭激烈、商業模式與用戶增長方式的兩難處境、平臺化發展的自相矛盾,這些都有可能讓WhatsApp成為Facebook的麻煩,如此算來,Facebook的這筆買賣真的劃算嗎?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