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機爆發的年代,創業者很好抓住原生系統內工具應用的功能缺乏契機切入市場。葛楠和他的團隊在創業初期其實也只是希望在傳統手機日歷上做加法,葛楠表示“中國用戶對傳統萬年歷的需要非常大”。日歷能滿足的其實不單純是用戶對于時間日期的定義,更需要滿足用戶生活需求的點滴,葛楠表示“雖然這樣的嘗試需要積累,但是對于創業團隊來說這樣的積累是值得的”。
?

2013年移動市場規模性劇變讓開發者都嗅到了發展契機。大量的創業者都選擇從工具應用切入,畢竟工具應用剛需大,產品重復性小,巨頭并不愿意主動染指,但工具應用商業錢景并不好。
?
365日歷CEO葛楠也感嘆自己和團隊也考慮過幾個創業項目比如記事本、計算器等,但是最后選擇完全是因為日歷在時間緯度上能產生更大的想象空間。
?
365日歷CEO葛楠
?
日歷功能加法產生的社交邏輯
?
在智能機爆發的年代,創業者很好抓住原生系統內工具應用的功能缺乏契機切入市場。葛楠和他的團隊在創業初期其實也只是希望在傳統手機日歷上做加法,葛楠表示“中國用戶對傳統萬年歷的需要非常大”。
?
從創業初期為百度提供網頁版的日歷功能,到移動端的產品轉型,365日歷的產品是隨著發展在深入進行的。
?
365日歷在2013年的4月迎來了一次新的升級,365日歷團隊開放了很多基于興趣小組、電商促銷、娛樂活動等的特別定制日歷。不單是這些產品,365日歷還開放公眾平臺讓用戶去選擇和制作自己的日歷,并且可以分享和訂閱,其實對于日歷產品補強社交基因這樣的嘗試未嘗不是一次有趣的探索。
?
葛楠也表示這樣的嘗試和微信公眾賬號非常類似,但是微信公眾賬號訂閱很多是基于興趣,而日歷公眾平臺則是強調需求加興趣的結合。
?
葛楠分享一個案例“其實在365日歷上已經有一些基于特定需求的例子,比如健身房為了通知鍛煉者如何不錯過鍛煉的產品很好的方式就是借助日歷公眾平臺,在平臺分享每日課程而推薦用戶關注,這樣就會幫助用戶不會錯過每個課程”。
?
這樣的商業變現可以稱之為日歷的興趣化探索,而在日歷發布過程中這些發布者主動成為興趣群主的種子用戶,興趣組的社交基因就能從種子用戶一傳十十傳百延伸開。
?
日歷公眾平臺引爆社群效應
?
社群的概念有很重要的兩個范疇就是社群精神和社群情感,社交工具中也必不可少這兩個因素,我們究其緣由很容易理解。
?
365日歷在推出公眾平臺之初就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團隊產品內容上的不足,而如何補強呢?借助用戶則是最好的辦法,葛楠表示日歷發布者可以稱之為UGC內容的創造者,UGC的內容是能產生社交強關系的重要基礎。
?
“在公眾平臺發布日歷產生訂閱其實就是一個關系鏈的構成,而這一步的發展對于365日歷團隊來說則是艱苦的積累過程”。
?
這樣的案例很容易的認為是020,但是基于社群效應產生的O2O更吸引用戶,而且在用戶長尾的需求上更是新的嘗試。
?
日歷能滿足的其實不單純是用戶對于時間日期的定義,更需要滿足用戶生活需求的點滴,葛楠表示“雖然這樣的嘗試需要積累,但是對于創業團隊來說這樣的積累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