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子雜志Slate上周刊登題為《Twitter未死》(Twitter Is Not Dying)的評論文章稱,很多分析人士之所以認為Twitter已死,是將其作為一個社交網絡來看待,認為其永遠不可能達到Facebook的規模。但Twitter本質上是一個社交媒體平臺,應該采用不同的指標。而且隨著Twitter的不斷發展,該公司可能效仿YouTube的模式拓展更多收入來源和用戶基礎。
以下為文章全文:
唱衰Twitter
有這樣一種說法:Twitter已死。這種說法認為:它是一個好渠道,一個簡短的渠道,但也是一個充滿雜音的渠道。可惜的是,它正向著《Flappy Bird》的方向發展。
這其實來自《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名為《Twitter的悼詞》的評論文章。不過,你不必親自去讀原文,它的第四段就總結了全部觀點:
“這個把我們帶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發布平臺正在衰退。它對內容發布領域的影響仍將持續,但該平臺在互聯網文化中的位置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重蹈AIM和2005年之前的博客平臺的覆轍。很多觀點都源于我們的感受。”
至少《大西洋月刊》承認,它對Twitter的這種唱衰未經事實驗證。與此同時,華爾街的投資者也在根據一些有選擇的證據降低該股評級。有兩個數字尤其值得關注,分別是每個月登錄Twitter的用戶數及其查看時光軸的次數,很多人都將此視作Twitter增長乏力的證據。這兩個數字都在增長,但速度出現了輕微放緩。華爾街剛剛發現,Twitter的用戶或許永遠趕不上Facebook。這令他們十分不滿。
身份定位
但華爾街和其他所有認為Twitter的增長出了問題的人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不應該把Twitter與Facebook做比較。Twitter并不是一個社交網絡,至少主要功能不是社交網絡。它最標準的描述應該是“社交媒體平臺”,其中的重點是“媒體平臺”。而媒體平臺與社交網絡衡量標準顯然并不一致。
社交網絡的功能是聯系人際關系,這些關系是相互的。Facebook甚至會調查你是否真的見過向你發送好友申請的人。作為一個社交網絡,其主要功能就是幫助好友、家人和熟人保持聯系。
而媒體平臺的作用則是將內容發布者與公眾聯系起來。這些關系并不是相互的:一個Twitter用戶可以被數百萬陌生人關注,但該用戶卻沒有義務關注這數百萬人——這就像是晚間新聞主持人與觀眾的關系。作為一個媒體平臺,Twitter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人們了解世界各地的大事小情,了解有影響力的人的所思所行。從這一個角度來看,它更像是新聞服務,而不是社交網絡。
這絕非偶然:Twitter的轉折點源自該公司的早期員工在上面發布了自己感受到輕微地震的消息。而該公司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是RSS feed管理服務FeedBurner創始人,這家公司后來被谷歌收購。Twitter之于新聞就好比Instagram之于攝影。
當然,有些人會在Twitter上發布一些私人信息,其關注者也都是自己的好友,正像有些人在Facebook上發布公開信息,并允許陌生人關注自己一樣。盡管這些私人消息的數量可能更多,但絕不是Twitter的身份象征。
合理指標
華爾街必須明白一件事情:由于Facebook擁有大量價值基本相當的用戶,所以“月活躍用戶”顯然是衡量其增長和規模的合理方式。在Twitter上廣播消息的公眾人物相對較少,而直接受眾相對較多。這就使得“月活躍用戶”成了一個粗糙的指標,因為該平臺上的兩類用戶有著截然不同的屬性。
令問題更加復雜的是,Twitter上最有影響力的用戶發出消息時,并不認為他們的消息只會被直接關注自己的人看到。相反,他們把Twitter當做單向的電視采訪來對待,他們用Twitter發布消息、闡述觀點、樹立形象、塑造角色。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其中一些內容會遠遠突破Twitter.com和Twitter應用的局限。例如,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在贏得連任時在Twitter上發布的那張照片,已經被數以千萬并未使用Twitter的人看到。迪托·艾倫(Ditto Ellen)的奧斯卡自拍同樣如此。
這只是其中之一,用戶在Twitter網站或應用上查看的時光軸數量同樣沒有抓住要點。即使你從未注冊Twitter,你肯定也曾經成為過Twitter的受眾,只不過,這些內容可能是通過電視、廣播或各種文章傳播出去的。無論你愿意與否,你今后幾個月或幾年都有可能看到更多源自Twitter的消息。但這卻不會對華爾街所看重的這些指標做出任何貢獻。
創收前景
沒錯,活躍用戶和時光軸查看量對Twitter并非全無參考價值。這些指標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登錄Twitter并直接查看時光軸的用戶,是最能為Twitter創造經濟收益的指標——至少目前如此。廣告主購買發布在用戶時光軸中的推廣消息時,都是基于這些用戶的興趣和他們可能的行為作出的決定。這與Facebook的商業模式非常相似。如果你在不登錄的情況下訪問Twitter,不會看到太多廣告。這便強化了“Twitter對不想發布消息的用戶沒有用處”的觀念,也導致Twitter難以向沒有賬號的用戶展示廣告。
但這些事情可能發生變化。通過去年收購的移動廣告平臺MoPub,Twitter可以在自家平臺之外,通過第三方移動應用賺取廣告收入。(作為類比,可以想想AdSense,這款服務幫助谷歌通過那些并不積極使用谷歌搜索的人賺取收入。)Twitter擁有2.55億活躍用戶,但預計該公司將通過MoPub接觸到10億iOS和Android用戶。
Twitter今后還有可能尋找新的方式來捕捉大量的非直接用戶。例如,嵌入在各種網頁文章中的Twitter消息也可以附帶廣告,就像嵌入網頁的YouTube視頻播放的前置廣告一樣。Twitter CEO科斯特洛曾在上周三接受CNBC采訪時暗示過很多消息。
與YouTube的對比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太恰當,實際上卻非常貼切。YouTube有兩類用戶構成:內容制作者和觀眾。區別在于,即使你沒有注冊賬號,依然可以在YouTube上獲取完整的用戶體驗,這也使得YouTube實現了超過10億的“獨立用戶訪問量”——這個指標很適合媒體平臺,但不太適合社交網絡。
如果Twitter今后向著YouTube的模式進一步靠近,也不必大驚小怪。例如,Twitter有可能把主頁做成所有人都可以訪問的實時新聞平臺,這樣便可極大地擴大用戶基礎,甚至史無前例地對沒有興趣發布Twitter消息或關注各種賬號的人形成吸引力。倘若此事成真,相信不會再有多少人懷疑Twitter的增長前景——更不用說“Twitter已死”的言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