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維碼支付硝煙戰續集還在上演。
2013年年底,支付寶、財付通推出線下二維碼支付正掃(移動用戶端掃線下商家的二維碼)模式,脫離并直接沖擊銀聯的線下刷卡支付體系,央行2014年3月以安全性為由暫停二維碼支付后,二者暫停了線下商戶布局;此后,銀聯在其線下商戶和收單體系的基礎上,研發了二維碼支付反掃(線下商家掃移動用戶的二維碼)模式。
9月15日,微信“刷卡”功能開始內測。在線微信用戶端,通過微信賬號綁定銀行卡后,通過“刷卡”功能可生成反映銀行卡信息的二維碼;線下商戶端,通過裝備相關掃碼設備,即可用掃描微信用戶二維碼,以代替刷銀行卡的過程。
據記者了解,微信支付和手機支付寶6月份就開始布局線下二維碼反掃模式的商戶,微信“刷卡”功能兩個月前就已完成,并在騰訊內部試用,一直未對外開放,9月15日已進入試運營階段,并將在最新的微信版本中上線;而手機支付寶目前已經上線二維碼支付反掃功能;同時,受央行“暫停令”影響的二維碼支付正掃模式,微信支付和手機支付寶仍在繼續布局。
“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對原來的正掃模式已經在整頓了;銀聯研發反掃模式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就跟進布局反掃模式了。”一位二維碼支付線下代理商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事實上,據記者多方采訪了解,自3月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后,截至目前,央行仍未有明確放行的態度。
9月15日,記者就監管問題向相關方詢問,銀聯官方表示,“二維碼支付安全性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銀聯在市場上從未啟動過二維碼支付的商業應用。”騰訊方面則沒有就監管問題做出回應。
微信支付布局O2O商業生態
據記者了解,最新的微信版本中,用戶可通過“我”-“錢包”-“刷卡”的路徑進入功能頁面,首次試用需要開通“刷卡”功能,開通后,用戶向商家展示二維碼及條碼,商家試用掃碼槍或攝像頭,掃描用戶的二維碼即可完成交易。
騰訊方面向記者表示,微信用戶“刷卡”功能可綁定多張銀行卡,提供多種選擇;首批已接入好鄰居、國大藥房、天虹百貨、壹加壹、卜蜂蓮花、DQ冰雪皇后、愛嬰室、民生百貨、國大36524共九家試運營商家。
據了解,在安全驗證上,微信“刷卡”功能可實現通過對用戶的移動支付行為進行動態分析,當用戶訂單小于300元時無需輸入支付密碼,大額支付則需要驗證支付密碼。
騰訊方面表示,“刷卡”功能擁有一系列安全機制:包括二維碼/條形碼加密及防盜措施,二維碼/條形碼具有時效性且一次有效;每個用戶只能對一臺手機開通刷卡功能,更換設備登錄,需要重新驗證支付密碼開通;同時微信支付安全系統會對可疑交易進行攔截,對于異常行為用戶,進入刷卡界面需要驗證支付密碼,才能使用;另外,對于合作商家的準入和結算有嚴格的規范和限制,試運營階段暫未開放商家自動接入。
注意的是,微信8月份已經上線“面對面收錢”功能,通過微信相互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實現“收錢”的功能。也就是說,消費者線下消費后,可以與商戶個人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完成支付。從技術上來看,這種方式較微信支付此前布局的線下二維碼支付正掃模式和本次微信“刷卡”二維碼支付反掃模式,更為簡便,且可以取代其支付功能。那么,微信支付為何還要不遺余力地布局線下二維碼支付正掃和反掃模式?
“"面對面收錢"主要針對的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轉賬支付,主要是方便用戶體驗,基本是免費的,線下商戶如果作為微信個人用戶,也沒有利潤空間;微信的策略是圍繞商戶,通過各種服務打造一個O2O閉環的生態系統,商戶的二維碼支付是大同線下消費和線上消費的商業模式實現O2O閉環的關鍵;同時,支付也只是商戶生態系統中的一項服務。”一位微信支付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
他進一步透露,微信的線下二維碼支付掃描二維碼時,取代“刷卡”流程讀取銀行卡和消費支付信息的同時,將推薦微信用戶關注商家微信公眾號(服務號);而商戶未來可進一步將其原有的線下客戶管理系統通過微信導入線上,并通過公眾號實現客戶關系維護和客戶服務管理,甚至產品營銷功能。
上述微信支付人士表示,“所有的消費都記錄并可查詢,消費記錄形成大數據后,不排除以后進一步利用大數據做金融服務或者其他信用相關的服務。”
據記者了解,微信二維碼支付目前尚不支持掃碼后推薦關注公眾號功能。
監管態度待明
目前,二維碼支付最核心的問題是監管態度。據記者了解,自3月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后,央行目前仍未有明確放行的態度。而微信支付和手機支付寶一直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周邊地區推廣、布局其線下二維碼支付。
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而言,其最大的優勢是其現有的線上個人用戶的數量和活躍度,線下商戶體系基礎則為零。
據一位二維碼支付線下商戶代理商透露,二維碼支付正掃和反掃兩種模式,微信支付、支付寶都在推廣,每一個商戶可以選擇安裝正掃和反掃中其中一種設備,或兩種都安裝,微信支付目前的重點則主要放在反掃模式布局上;二者的主要方式都是向第三方代理開放接口的方式,布局線下商戶。
“央行最近好像沒有明確表示禁止這個事(二維碼支付),現在市場還處于圈地的階段,所以就先做著再說。” 上述代理商向記者稱,“從推廣的力度來看,支付寶更大。支付寶給商戶承諾今年年內免支付費率優惠,商戶更受歡迎,同時倒貼給代理商4‰費用;微信支付對商戶沒有免費政策,給到商戶是6‰的支付費率,給代理商是3‰,代理商賺的差價3‰,比支付寶也低一些。”不過這些數據并未獲得相關方證實。
“但暫停二維碼支付,央行是發了正式文件的,不過互聯網企業還是想著法子繼續。大家都認為銀聯跟監管走得更近,但在禁令上,反倒成了劣勢。”一位接近銀聯的權威人士向記者稱。
“支付寶做了好多年之后,央行才承認并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監管機構也在金融創新和監管限制中平衡”。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則認為,傳統金融機構一直受到嚴格的監管,而互聯網企業則是空白,這種監管的差異助長了互聯網企業不執行金融監管或打監管擦邊球的氣勢。
與微信支付、手機支付寶相反,在二維碼支付上,銀聯的優勢是線下用戶和收單系統,目前其二維碼支付產品已經完成研發,迫切的任務是對線下商戶進行設備更新達到支持掃碼的功能,和大力推廣線上用戶,通過綁定銀行卡賬戶的形式把持卡人從線下導入線上。
中國銀聯官方15日向記者表示,作為卡組織,銀聯一直以來都在聯合境內外產業各方積極研究、探索包括二維碼支付在內的各種創新支付模式。
“但因為發現確實有技術條件無法消除的隱患,所以沒有進行商業應用。當研究出技術成熟、業務可行、且安全可控的解決方案,并獲得監管部門級合作機構認可后,銀聯才會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中國銀聯技術專家徐靜雯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