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在一個月內,基于“應用商店版本”的國產操作系統就要接受市場“考驗”了。
在近期舉行的中外跨國公司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再次向外界表示,基于應用商店的國產操作系統將有望在今年10月份推出,很有可能在1到2年內替代在中國用戶高達57.8%的WindowsXP系統。
此前,倪光南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國產操作系統中像桌面操作系統已經進行多年,但仍受制于人。
然而,國產操作系統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一方面是本身研發對國外系統存在著嚴重的路徑依賴,另一方面國際廠商依然在操作系統領域占據著絕對市場地位,要真正實現國產操作系統的替代并不容易。
“過去國產操作系統搞不出來并不是因為缺人才、缺市場、缺資金,而是沒有形成國家意志,缺乏頂層設計。如今,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領導下,采用產業聯盟這類創新機制,整合資源,以舉國之力去做,還是可以產業化的。”倪光南對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做移動操作系統的企業可以舉出十多家,但都不能說是自主知識產權,都是在Android上定制化,而且大同小異。因此,要把操作系統做出來,必須改變過去的做法,不是照搬以前模式,而是要把過去積累的資源整合起來,國家主導做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
為此,今年國內成立了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業聯盟,成員包括產學研用各界80余家單位。倪光南認為,操作系統商業模式的創新很重要,“營造一個能夠與谷歌、蘋果、微軟相抗衡的生態環境,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桌面和移動、可穿戴之間的系統會越來越融合,我們學習蘋果,是為了更好的模式創新。”倪光南表示,目前中國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產業聯盟正在醞釀成立產業基金,可以由有實力的企業共同出資,而有技術的企業可以用知識產權入股。應用商店也將采取公司化運作模式,把國內15家操作系統開發企業聯合起來,首先從標準化方面著手。
“在真正的產業競爭產生之前,談競爭過早。”產業聯盟參與者之一、中標軟件總監李震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桌面操作系統仍然是微軟一家獨大,必須承認這個事實,雖然今年大家對這個行業的關注度提高,但排在微軟后面的NO.2是誰,大家都還沒有看到。
李震寧對記者表示,“國產替代”需要的周期可能會比較長,除了人才,還有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問題,以及應用軟件的豐富問題。“微軟的應用軟件都是十幾萬或者上百萬級別的,我們短時間努力可能做出來幾百款,但是距離市場豐富還有很大的距離。”
事實上,根據操作系統市場的生存規律,通常一個市場只能容納3~4個操作系統獲得比較好的利益分配,形成各自的生態體系,達到正向循環。例如移動終端的Android、iOS、WP、Blackberry這四家,其實前兩家的市占率加起來幾乎達到了90%,而后兩者還在持續投入資本打造生態系統的過程中,情況并不樂觀。桌面端的OS是微軟一家獨大,國產OS能在國內市場爭奪的,是第一名之后的第三四名。
據李震寧介紹,目前上述產業聯盟中15家廠商市場份額加在一起可能還不到微軟的十分之一。
“不過也可以看到,中央網信辦的成立以及信息化工程等因素都在刺激著這個行業的增長。”李震寧對記者表示,北京和廣州已經有一部分地鐵取票系統用了我們中標麒麟的操作系統。”李震寧對記者表示,此外,戴爾也宣布在商用電腦系列產品預裝中標基于Linux的麒麟軟件操作系統。
“目前國內企業要做的就是從微軟的市場中先搶到一些份額,只要廠商有自己的技術能力、服務能力,比較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用戶就能接受。”李震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