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牛網、遨游網……去旅行前查攻略、找路書這檔子事已經供養起了一個行業,數得出名字的在線旅游服務商已經有數十家,互聯網三巨頭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已經推出此類服務。
三大主流商業模式業已形成
在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看來,目前在線旅游網站的主流商業模式有三種,有積極拓展產業鏈的綜合型OTA (即“在線旅行社”)網站(如攜程、同程等),專注于專項度假領域的特色型OTA(如途牛網、螞蜂窩等),此外還有傳統旅行社的線上擴張(如中青旅遨游網、眾信旅游網等)。
“在線旅游網站領域,綜合型OTA 龍頭偏重相對輕資產的自助游,例如攜程自助游占其在線度假交易額近3/4;而同程網自助游占比更是接近九成。”國信證券餐飲旅游行業分析師曾光表示,特色型OTA則主要依靠在細分市場領域精耕細作,如途牛網發力在線跟團游并打造尾貨平臺,欣欣網拓展旅行社行業的淘寶模式等。
螞蜂窩CEO陳罡告訴記者,螞蜂窩目前的商業模式為“撮合交易”,即精準對接客戶和旅行產品。該網站建立旅行社交網絡(SNS),用戶通過交互生成海量的內容(UGC),這些內容通過其自主研發的攻略引擎技術進行大數據挖掘,形成多元化、結構化的出游、住宿攻略等。他進一步表示,通過大數據挖掘,螞蜂窩的多重旅游信息能夠在PC端和移動端之間“穿梭”,并形成良性循環,如此網站就能依據用戶偏好對接個性化的旅行產品服務。
“以螞蜂窩關于我國香港地區的旅行為例,其香港旅游攻略關聯了1.2萬篇游記、8萬多條問答數據,以及28萬多條點評和超過36萬張的圖片,攻略引擎會定期計算和更新這些信息,把信息按照餐飲、交通等行業進行歸類、整理乃至最后發布,并向有相應需求的用戶推送香港特價機票、酒店住宿特惠等目的地相關服務。”陳罡說。
從組織形式構成維度,攜程和同程依托自身綜合OTA平臺優勢,通過“交通+地接”等形式向旅游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延伸。“攜程客戶主要以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主導,而且攜程在機票和酒店領域開放后臺引入第三方產品,預計該公司未來在度假業務領域也將開放后臺,引入更多第三方產品,以便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不過,信達證券文化傳媒板塊分析師方光照坦言,攜程的商業份額中,周邊游和國內省份游占比相對較低,尤其是周邊游產品約占13%左右,這也是攜程入股同程,以期加強合作、強強聯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以傳統旅行社的線上擴張為主要商業模式的遨游網,則向旅行者提供全方位的旅游度假預訂、資訊等各項服務。“遨游網既是中青旅旅游產品的在線銷售渠道,也是公司面向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新市場、新需求、新業態"的創新業務單元,既是中青旅現有主業的重要支撐,也是面向未來市場的創新投資。”遨游網首席運營官廖偉勇介紹說。
差異化競爭策略凸顯
盡管在線旅游市場中攜程仍然是體量第一的“老大哥”,不過,一批批精準定位、打破傳統客戶和服務商固有思維模式,主打差異化競爭的新型商旅網已如雨后春筍般突起。其中,途牛網、遨游網、螞蜂窩等一批在線旅游網站正闖出一片新天地。
現如今,旅客對親身體驗的要求愈來愈高,已不滿足于以往的參團旅游或自由行,個性化私人定制旅游成為熱門的旅游方式。9月16日,遨游網定制頻道正式上線,欲以優質、專業的服務和較高的性價比,為游客提供可靠的個性化私人定制旅行服務。
對于遨游網打造私人定制精品游的初衷,遨游網CEO駱海菁表示,近年來,國內游客早已不單純看中價格的低廉,而是更希望得到具有深度和個性化的旅游體驗,甚至有些游客就是希望自己的旅游線路與眾不同,彰顯個人風格。他舉例說,此前遨游網曾嘗試推出過一些個性化的旅游產品,其中“馬爾代夫婚紗寫真自由行”就深獲游客歡迎。為了進一步滿足游客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旅游定制頻道便應運而生了。
“遨游網定制頻道會較有針對性地根據游客的個人愛好、目的地、行程天數的不同,由資深旅游專家為其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服務,從路線、方式等方面為旅游者量身打造專屬旅行方案。”廖偉勇進一步補充說,旅行者可以通過遨游網選擇自己想要的航班、火車列次,喜歡的住宿旅店,想要走的旅行路線,遨游網的資深導游顧問會在30分鐘內與游客取得溝通,隨后便為游客安排一場完全符合游客意愿的旅游套餐。
根據途牛網財報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途牛跟團游收入為6.967億元,出游人數(不含跟團周邊游)約為15.5萬人次。這意味著,途牛跟團游業務的客單價為4000多元。盡管客單價收入已高于業內平均水平,但途牛網仍想開辟新天地。今年4月,途牛網推出特賣頻道,在“尾貨爆款”領域不斷投入,在線旅游網站愈來愈重視細分市場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途牛網CEO于敦德說,特賣業務是與其移動端策略捆綁起來,在移動端推出尾貨、爆款等度假產品線,能有效提高移動端用戶黏性和預訂量。“特賣業務對途牛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細分領域。該頻道的推出,能充分挖掘公司的用戶資源,提高用戶二次消費率。”于敦德表示,目前確實有一部分客戶時間比較寬松,但對價格的敏感性非常高,對他們來說,尾貨是較好的選擇,因此途牛網有必要為此開拓新“疆土”。
近年來,在線旅游網站領域也存在同質化現象,開拓創新并加快市場細分勢在必行。“個性化旅游的實質就是社交化旅游,每位游客在旅游網站中獲取信息,同時也在不斷分享自己的旅游體驗。”方光照預計,專注細分領域的在線旅游網站會愈來愈多,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要求;此外,那些不能提供令旅游者滿意的個性化、便利化旅游產品和舒適服務的在線旅游網站,或將很快被淘汰出局。
挑戰仍存 任重道遠
展望我國在線旅游市場的未來前景,一些領先企業無論在品牌、渠道,還是產品資源等諸多方面具有壓倒性的優勢,未來前景較為光明。不過,這些領軍在線旅游網站不但給“后來者”樹立起強大的競爭壁壘,而且自身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和瓶頸。業內人士表示,不斷加強商業模式及技術應用層面的創新力度,多措并舉助推在線旅游網站良性發展勢在必行。
金準向記者介紹,目前在線旅游網站的挑戰主要有三個。一是如何在做大的同時實現早日盈利,這是在線旅游網站的長期健康發展最需要解決的瓶頸問題;其次,如何在與互聯網商業巨頭競爭中存活發展,包括和在線旅游巨頭的競爭;還有如何對接旅游行業資源的問題,旅游行業仍屬傳統行業,互聯網化程度嚴重不足,在對接在線網站的開放心態和思維以及能力上都存在不小的問題,這也是在線旅游網站發展擴張的重要障礙,但這樣的障礙同樣給創新能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提供了重要商機。
目前來看,在線旅游市場處于發展變革期,消費升級帶來了全新的服務需求和用戶體驗,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行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移動互聯網逐漸成為各大在線旅游服務商的新戰場。“隨著在線旅游市場的快速發展,用戶對市場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化、個性化。旅游網站亟須找到旅游者需求的關鍵點,并在細分領域中不斷深耕。”于敦德說。
與此同時,碎片化、移動化以及大數據正成為在線旅游網站的發展趨勢。陳罡表示,移動旅游市場正在占據愈來愈高的市場比例,各旅游巨頭紛紛進行移動端布局,移動渠道變成在線旅游業實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個性化旅游的需求愈發強烈,在線旅游網站要在滿足標準需求和提供個性化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陳罡補充說,在大數據時代,在線旅游網站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以提高其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也尤為必要。
“在線旅游網站若想拓展市場規模,首先要看清趨勢,預見并提前布局。無論在早年的WEB2.0社交化或是近年的移動化大潮中,"看清形勢"都成為其不斷發展的主要原因。”金準表示,掌握“失控的世界”也尤為重要,目前的旅游世界,無論是在市場、資本還是競爭角度,都處于失控狀態,而失控代表著更為巨大的市場機會,掌握這個新世界的法則變得非常重要。此外,在線旅游企業更要腳踏實地,著眼未來。他說,旅游業是實業,唯有理解線下,深耕線下,才能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