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應用 » 打車軟件轉戰“專車” 燒錢大戰再起

打車軟件轉戰“專車” 燒錢大戰再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7 08:29  來源:理財周報  瀏覽次數:18
?  專車價位較高,目前都在用“優惠券”砸錢圈地,在培育市場拉攏用戶的階段,各家軟件廠商一定會繼續燒錢搶市場,燒錢大戰難免。
 
  炙手可熱的打車軟件,正在經歷著“冰火兩重天”般的驟然變化。今年8月起,滴滴、快的均停止了司機端的2元現金補貼,乘客端的補貼也變為返紅包,意味著雙方燒錢大戰徹底熄火。打車軟件的使用率大幅下滑,司機的搶單熱情大降,使用打車軟件的乘客也明顯減少。
 
  不過,為開拓新市場,滴滴和快的打車軟件近日又出新招,相繼推出了“專車預約”服務,用優惠補貼吸引乘客。
 
  對此,有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擔憂,專車價位較高,目前都是在用“優惠券”砸錢圈地,在培育市場拉攏用戶的階段,各家軟件廠商一定會繼續燒錢搶市場,估計燒錢大戰難免。
  補貼停止用戶劇降
 
  從去年12月,打車軟件橫空出世,一直處于燒錢搶客源的尷尬境地,真金的投入,也讓使用打車軟件的乘客人數出現“井噴”。今年2月起,打車軟件燒錢搶客力度愈演愈烈。
 
  2月17日,滴滴打車加大補貼力度,乘客端從5元漲到10元,每天3次。對于的哥來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駕駛員用微信支付方式收車費,每單獎10元,每天10單,其他城市的司機每天前5單每單獎5元,后5單每單獎10元。
 
  所有城市的駕駛員使用微信支付首單立獎50元。而對手快的打車立即出臺最新的反擊政策,乘客的獎勵從2月18日開始調整成11元,每天2單。
 
  據了解,針對駕駛員方面,在有滴滴打車競爭的城市,用快的打車的駕駛員,每單獎5元,每天最多10單。如果駕駛員每天收滿8單,當天早晚高峰期的獎勵翻番,為每單獎10元。
 
  如此針鋒相對的架勢,讓司機李師傅對當時的燒錢大戰記憶猶新。“打車軟件一出現,我就放棄掃街,在出租車上裝了好幾個智能手機,安裝不同的打車軟件,就是為了搶單。”
 
  按照李師傅對理財周報(http://www.lczb.net)記者推算,他靠滴滴打車軟件補貼那會,一個月多賺1千元不是問題。
 
  不過,在內部資金壓力和外部的政策限制下,瘋狂的優惠并沒有持續太久。今年4月起,滴滴和快的等打車軟件漸漸開始降低補貼金額,到了5月份,兩大打車軟件停止乘客現金補貼。據了解,滴滴打車已補貼了14億元,快的打車補貼超過10億元。
 
  事實上,據一項門戶網站調查顯示,兩大打車軟件停止現金補貼后,有52%的網友表示沒有補貼后不會再用打車APP,僅有28.5%的網友表示還會繼續使用。
 
  “其實本來打車也不多,就是沖著給補貼才用的。”司機張師傅坦言,他對打車軟件現在推出的活動并不感興趣。
 
  事實上,用戶使用率下降也得到了打車軟件的官方證實。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滴滴打車CEO程維坦言,停止補貼之后滴滴打車訂單量確實有所下降,日均訂單已從峰值530萬單,回落到目前的300萬單,下滑近四成。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并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但通過瘋狂燒錢補貼司機和乘客的方式讓打車類App的用戶黏性得以提升。
 
  據易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1.54億。快的打車、滴滴打車分別以54.4%和44.9%的比例占據中國打車APP市場累計賬戶份額領先位置。
 
  與此同時,互聯網專家李嘉鵬認為,在逐漸具備了打車入口資質的前提下,打車類軟件可以從更具影響力的相關平臺來滲透自有業務。比如用戶在陌生城市對于打車的需求會更為強烈,所以打車APP在旅游、航空、高鐵、公共交通等平臺上做服務內嵌預計會收到更好的用戶轉化率。
 
  “專車”出場,燒錢大戰再起?
 
  打車軟件在出租車領域的戰火已漫延到了專車業務上,但采取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燒錢。
 
  從今年10月初開始,兩大公司又分別推出了“滴滴專車”與快的“一號專車”,爭搶中高端市場。
 
  據一位寶駕租車市場部負責人黃軍發介紹,“專車”沒有任何出租車標志。和出租車市場相比,專車面向的目標人群更多的是“不差錢”的中高端客戶,車費是普通出租車的2-4倍。
 
  雖然專車價格很高,但推出至今受到很多乘客的歡迎。“因為現在兩大叫車軟件都紛紛推出專車優惠補貼,多積攢點優惠券,算下來搭專車的費用比坐出租車還便宜,車子又體面。”一位乘客告訴記者,如果今后打車軟件不發放專車優惠券了,估計自己不大會再預約。
 
  日前,快的打車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商務租車定位于中高端群體,目前還處于推廣培育期,各家服務商都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優惠和補貼活動,最終會回歸到服務層面以吸引消費者。而且會通過車型、服務和價格,將專車服務和出租車的用戶及市場區分開來,盡量滿足中高端人士的出行需求。
 
  “一號專車”市場部王衛東同時表示,打車軟件提供的服務與出租車完全不同。“車是汽車租賃公司的,駕駛員是勞務公司的,我們相當于搭建了一個信息平臺,供乘客選擇服務。”
 
  王衛東介紹,租賃公司的車輛都可以合法租賃、提供服務。至于比出租車高出兩三倍的價格,他指出,這相當于五星級飯店和普通快捷酒店的差別,價格透明,乘客可以根據需求自主選擇。
 
  互聯網專家李嘉鵬認為,由于商務租車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這一用車群體本身對于價格敏感度就不高。另外,與出租車司機需要交份子錢不同,商務租車司機所得收入的計費方式并非完全按照出車數量的多少,司機對于價格補貼的敏感度也不會高。因此,商務租車恐難再掀燒錢大戰。
 
  但也有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擔憂,專車價位較高,目前都是在用“優惠券”砸錢圈地,在培育市場拉攏用戶的階段,各家軟件廠商一定會繼續燒錢搶市場,估計燒錢大戰難免。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