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月19日消息,美國企業研究所網站報告預測,在2015年應用程序的經濟中,移動應用程序和相關活動帶動的收入預計高達1000億美元。
推動移動創新和應用元素如下:
1、在《創新者的困境》中,克萊·克里斯蒂安森認為,老牌企業利潤有助于新興企業發現顛覆性的創新。這也就解釋了WhatsApp的成功之處。該應用通過提供免費的通訊服務,打破了SMS成功收入流。他指出,成功的企業由于過多地專注于業務,而忽略了低端市場的機會。約瑟夫·熊彼特也提出創造性毀滅理論,認為需求帶動發明,技術是一個無休止的循環,正如電話使電報的作用逐漸削弱,手機亦使得座機電話的功能黯然失色。

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大衛·蒂斯和亨利·切斯布羅格教授則提出了其他兩個理論。蒂斯關于“免費資產”理論認為,應用程序本身沒有任何價值,它需要與互補資產相結合以創造價值。例如,如果沒有iPhone手機或高速移動網絡,那么電子個人助手應用Siri便無法實現。
切斯布羅格“零稅率”理論認為,原本不可能擁有移動寬帶連接的企業開始用“零稅率”的WhatsApp版本和世界各地的后代保持聯系。所謂“零稅率”指贊助商支持產品或服務的交付,就像電臺、電視、紙媒和網站上的廣告。這種商業模式已存在了一百年。例如,谷歌的搜索和臉書在社交網絡上的廣告均為零稅率。在手機上,設備制造商可以授權預裝的應用程序使得手機更具吸引力(例如憤怒的小鳥)。另外,谷歌向設備制造商免費提供安卓操作系統,借此在設備上預安裝某些應用程序。
3、萊姆利和萊斯格提出“端到端”原則。這種理論被用于制定網絡中立性法規草案的基礎,但是應用商店優化的崛起向移動網絡的中立性提出挑戰。與搜索引擎優化類似,應用商店優化使得目標受眾可查找到某一款移動應用,因為缺乏市場營銷的應用程序幾乎沒有用戶使用。搜索引擎優化(SEO)類似,ASO是使一個人的移動應用程序可查找的目標受眾,因為應用程序沒有銷售幾乎從來沒有找到用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