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浴的介紹 據介紹,在瑤族同胞中,一直流傳著洗瑤浴的習俗。洗瑤浴不僅僅是瑤族人的一般習慣,而且成為一種風俗,是瑤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瑤浴中,瑤族人配制了他們祖傳的秘方,有治病防病的療效。這種秘方,瑤族人從不外傳,只限于瑤族人之間流傳。 瑤族人基本上沒有關節炎、皮膚病、風濕病等幾種疾病,這是不是緣于他們的瑤浴不清楚,但從事植物學研究的同志和一些懂中醫的人們說,從瑤族人所使用的瑤浴配方中看,有草本類、有灌木類,這些植物都是一些中草藥,有治皮膚病的、有治關節炎的、有滋陰壯陽的等等。 瑤浴VS美白去斑 “瑤浴”,可治療暗瘡,美白、光滑皮膚,尤其淡化色斑、顴骨斑,原來泡瑤浴的水溫約43℃,38種瑤藥充分發揮功效,人泡在齊胸的藥水中,約5分鐘大汗淋漓,配合喝瑤茶,把平時身體內積聚的毒素代謝出來,藥水中針對女性婦科的成分借助水的壓力,循環進入體內。 女性顴骨斑多因腸胃功能差,生殖系統循環不良引起,有些女姓因生育過程中子宮修復不好,長期陰道細菌感染,有異味,或上環后月經不凈,引致體虛,面部色素沉著,通過泡瑤浴5-7次,調理后上述癥狀明顯解決。泡瑤浴改善體質,血液循環好了,色斑也隨之淡化,有的人泡浴5次左右,皮膚變得白凈光滑,且泡瑤浴30分鐘,出汗1個半小時,還能代替運動。 瑤族藥浴的藥材是采用當地盛產的草藥。一次藥浴所用的草藥,少則幾十種,多則上百種。所用藥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種多樣,有清熱解毒、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滋補氣血等等。藥浴時,常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季節或不同疾病選擇不同藥物。通常新生兒及產后婦女多選用溫補和消炎作用的藥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節風、鴨仔風、穿破石、杜仲藤等,這樣可預防產婦及新生兒的各種感染,滋補氣血,促進產婦子宮復舊,這種產后進行的藥浴,人們稱這為“月里藥浴”。許多瑤族婦女,產后經過藥浴等調養保健,產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參加體力勞動。勞動后淋雨受寒,也要進行藥浴,可起到溫中散寒、舒筋活絡及恢復體力、預防風濕的作用。常選藥物為老姜、米酒、大發散、小發散、桃樹葉、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藥浴,一般多用活血溫補之藥,如大鉆、小鉆、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這無疑對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幫助的。對患有風濕骨痛或外傷后遺癥者,則多選用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強筋健骨之藥,如山蒼子、木滿天星、九節風、大駁骨、小駁骨。松筋藤、毛杜仲等,這些藥物可起到舒筋活絡、恢復肢體功能等作用。若患有肩周炎、坐骨神經痛及骨質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