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電咨詢:唐先生:18729245267【介紹】 武夷巖茶產于閩北 秀甲東南 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巖茶屬半發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其主要品種有 大紅袍 、 白雞冠 、 水仙 、 烏龍 、 肉桂 等。 武夷巖茶品質獨特,它未經窨花,茶湯卻有濃郁的鮮花香,飲時甘馨可口,回味無究。18世紀傳入歐洲后,倍受當地群眾的喜愛,曾有 百病之藥 美譽。 烏龍茶中的明珠。 武夷巖茶 是產于閩北祟安縣武夷山巖上烏龍茶類的總稱。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元時期已被列為 貢品 。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 焙局 、 御茶園 。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當時,歐洲人曾把它作為中國茶葉的總稱。武夷巖茶條形壯結、勻整,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茶湯呈深橙黃色,清澈艷麗;葉底軟亮,葉緣朱紅,葉心淡綠帶黃;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飲時常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郁,沖泡五六次后余韻猶存。主要品種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種、大紅袍等,多隨茶樹產地、生態、形狀或色香味特征取名。 大紅袍 最為名貴。傳說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取所藏名茶泡與他喝,病痛即止。他考中狀元之后,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后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 大紅袍 之名。武夷巖茶是我國東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東南亞各地僑胞最愛飲用的茶葉品種,是著名的 僑銷茶 。【沖泡】 武夷巖茶的沖泡,別具一格。 杯小如胡桃,壺小如掾,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開湯第二泡纔顯露。茶湯的氣自口吸入,從咽喉經鼻孔呼出,連續三次,所謂 三口氣 ,即可鑒別巖茶上品的氣。更有上者 七泡有余 。武夷巖茶的氣馥郁,勝似蘭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濃醇清活,生津回甘,雖濃飲而不見苦澀。茶條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 寶光 。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 蛤蟆背 。泡湯后葉底 綠葉鑲紅邊 ,呈三分紅七分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