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最優者為齊山名片)來源: 中華茶文化網 六安瓜片產區位于大別山東北麓,原產于安徽金寨縣麻埠齊頭山附近的后沖,但麻埠已因建水庫而消失?,F主要產于六安、金寨、霍山三縣之毗鄰山區和低山丘陵。六安茶于唐代已負盛名。瓜片問世于1905年前后,在大茶的采制技術基礎上,吸取蘭花茶、毛尖制造技術之精華,逐漸創制而成。因成品茶片狀而形似葵花籽,稱為 瓜子片 ,后漸改稱 瓜片 。六安瓜片產制歷史雖不足百年,但就目前生產規模和技術精熟程度,為許多名茶所無法相比。 六安瓜片分為內山瓜片及外山瓜片兩個產區。內山瓜片產于金寨縣響洪甸、鮮花嶺、龔店,六安縣黃澗河、雙峰、龍門沖、獨山,霍山縣諸佛庵。外山瓜片產于六安石板沖、石婆店、獅子崗、駱家庵。產量以六安最多,品質以金寨最優。瓜片原產地齊頭山所出之 齊山名片 為六安瓜片之極品。 六安瓜片春茶于谷雨后開園,采摘標準以對夾二、三葉和一芽二、三葉為主。鮮葉采回后,將嫩葉(未開面)、老葉(已開面)分離出來炒制瓜片,芽、莖梗和粗老葉炒制 針把子 。近年來曾利用齊山名片揀出之芽尖,創制成眉形茶 齊山翠眉 ,亦屬名優茶。 成品茶外形似瓜子形的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透亮。以二道茶味最佳。 舊時依采制季節,分三個品種:谷雨前稱 提片 ,品質最優;其后采制的大宗產品成 瓜片 ;梅雨后,鮮葉粗老,品質差,稱 梅片 。現齊山名片分1-3等級,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各分4級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