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貢菊(安徽)1、功效: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2、使用方法:A貢菊花、金銀花,加冰糖沖泡當茶飲用。B枸杞子配貢菊花,開水沖泡當茶飲用。C西洋參、人參花等配菊花沖泡當茶飲用。3、用量:每次5~9g。 貢菊 是生長在高海拔山地的一種菊花,明朝期間被列為貢品而得名,貢菊沖泡后色清黃亮,品味甘爽,有清熱祛火、清肝明目的作用。馬嘯鄉(xiāng)浪廣村于1998年從安徽歙縣引進試種,一般畝產(chǎn)干花100公斤,畝產(chǎn)值可達4000元。目前,全村種植面積有100余畝,產(chǎn)品遠銷西北部的大中城市,種植貢菊已成為當?shù)剞r民增加收入的一條好途徑。在栽培過程中,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種前準備工作 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選擇土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地下水位偏低的壤土或砂壤土地上進行種植,冬季要進行翻耕曬垅,有利改善土壤結構。 選中地塊后,要提早在晴天深翻土地,將每畝30擔的欄肥施于畦中,施肥后蓋好土。一般畦寬1米,溝寬35厘米。2、及時移栽貢菊花屬無性繁殖,在清明前后,采用上年栽種的分蘗苗(擴種比例為1∶10),栽種密度為行距66厘米,株距30厘米,每畝種3000~3500穴為宜,每穴栽苗2根,苗間距8厘米。移栽后要用淡水糞或低濃度過磷酸鈣液點根二三次,促使早發(fā)根。3、加強管理 貢菊根系生長較淺,需肥中等,要以有機肥為主,做到看苗施肥,總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分枝肥,重施花蕾肥。移栽活棵前期盡量少施氮肥,防止徒長;到8月底菊花開始現(xiàn)蕾時是需肥高峰,每畝采用20公斤復合肥加10公斤過磷酸鈣沖水潑澆。 在做好施肥、除草管理的基礎上,要及時做好打頂工作。打頂能夠抑制頂端生長優(yōu)勢,防止植株徒長,促進菊花分枝生長,增加花蕾數(shù)量。一般要進行3次打頂,分別在5月上中旬、6月中旬、8月中下旬進行。簡介 黃山貢菊產(chǎn)自安徽省著名的世界旅游勝地黃山,主產(chǎn)區(qū)在黃山歙縣金竹村一帶。以它獨特品質和加工工藝優(yōu)于其他菊花品種。黃山貢菊色白、蒂綠、花心小,均勻不散朵,質柔軟,氣芳香,味甘微苦,被 中國藥典 譽為 菊中之冠 、 民族瑰寶 ,而名列全國四大名菊之首,年產(chǎn)量40萬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