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鐵觀音茶葉產于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間(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姹紫嫣紅,冠絕全國。 鐵觀音,福建安溪人發明于1725-1735年間。屬于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屬于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 觀音韻 ,清香雅韻, 七泡余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云濤 。 其創制年代,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制茶學》載: 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制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后傳入臺灣省。 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傳遍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20世紀70年代,日本刮起 烏龍茶熱 ,烏龍茶風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廣西等部分綠茶區紛紛引進烏龍茶制作技術,進行 綠改烏 (即綠茶改制烏龍茶)。目前我國烏龍茶有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四大產區,以福建產制歷史最長,產量最多,品質最好,尤以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聞名于海內外。近年來,與安溪茶山一山之隔、全國第二大鐵觀音生產基地的華安鐵觀音,也開始嶄露頭角。 鐵觀音不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飲,而且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鐵觀音于民國八年自福建安溪引進木柵區試種,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干粗硬,葉較稀松,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制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性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適宜種植鐵觀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