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蟹植株灌木型,中葉類。葉形橢圓,尖端突尖,葉片平展;葉色深綠,葉厚質脆,鋸齒銳利;芽梢肥壯,莖粗節短,葉背白色茸毛多。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于栽培,產量較高,適制烏龍茶,為色種高級茶;制紅、綠茶,毫色顯露,外形美觀,品質俱佳 安溪詠天華茶廠是生產-加工-服務為一體化的鐵觀音生產廠家,專業生產批發安溪鐵觀音。產品已通過國家食品安全認證(QS認證),并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批發使用 安溪鐵觀音 地理標志。廣大茶商及鐵觀音愛好者可放心購買。 我廠為滿足全國各地茶商及茶葉愛好者需求,特推出 清香型鐵觀音、濃香型鐵觀音、韻香型鐵觀音、奶香型鐵觀音、陳年型鐵觀音 ;為滿足全國各個階層消費者,同時還出品安溪名茶 黃金桂、本山、毛蟹和人參茶等。我廠有從中高低檔多個價位進行區分供茶葉需求者選購。 訂購咨詢熱線:0595-26070888-878(吳小婷經理)13850732052 【鐵觀音功夫茶的品飲】 安溪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 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 。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1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凈茶具 2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3懸壺高沖(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凈; 5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6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里; 7鑒嘗湯色(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8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聞其香,后嘗其味,邊啜邊聞,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加工工藝】 安溪鐵觀音制作嚴謹,技藝精巧。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40 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占15 2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占25 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l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占25 30%。有個別地方由于氣溫較高,還可生產一季冬茶,冬茶顏色較青綠,滋味也較青,產量不多。制茶品質以秋茶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鮮葉采摘標準必須在嫩捎形成駐芽后,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采下二、三葉。采時要做到 五不 ,即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制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鐵觀音茶的采制技術特別,不是采摘非常幼嫩的芽葉,而是采摘成熟新梢的2 3葉,俗稱 開面采 ,是指葉片已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采摘。采來的鮮葉力求新鮮完整,然后進行涼青、曬青和搖青(做青),直到自然花香釋放,香氣濃郁時進行炒青、揉捻和包揉(用棉布包茶滾揉),使茶葉卷縮成顆粒后進行文火焙干。制成毛茶后,再經篩分、風選、揀剔、勻堆、包裝制成商品茶。 涼青、曬青、涼青:鮮葉按標準采收進廠經過涼青后進行曬青。曬青時間以午后4時陽光柔和時為宜,葉子宜薄攤,以失去原有光澤,葉色轉暗,手模葉子柔軟。頂葉下垂,失重6 9%左右為適度。然后移入室內涼青后進行做青。 做青:搖青與攤置相間進行,合稱做青。做青技術性高,靈活性強,是決定毛茶品質優劣的關鍵。搖青使葉子邊緣經過摩擦,葉緣細胞受損,再經過攤置,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伴隨著葉子水分逐漸喪失,葉中多酚類在酶的作用下緩慢地氧化并引起了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烏龍茶的特有品質。鐵觀音鮮葉肥厚,要重搖并延長做青時間,搖青共3 5次,每次搖青的轉數由少到多。搖青后攤置歷時由短到長,攤葉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搖青必須搖到青味濃強,鮮葉硬挺,俗稱 還陽 ,梗葉水分重新分布平衡。第四、五次搖青,視青葉色、香變化程度而靈活掌握。做青適度的葉子,葉緣呈朱砂紅色,葉中央部分呈黃綠色(半熟香蕉皮色),葉面凸起,葉緣背卷,從葉背看呈湯匙狀,發出蘭花香,葉張出現青蒂綠腹紅邊,稍有光澤,葉緣鮮紅度充足,梗表皮顯有皺狀。 炒青:炒青要及時,當做青葉青味消失,香氣初露即應抓緊進行。 揉捻、烘焙:鐵觀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復進行的。初揉約3 4分鐘,解塊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時下焙,趁熱包揉,運用揉、壓、搓、抓、縮等手法,經三揉三焙后,再用50 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氣斂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澤油亮,茶條表面凝集有 層白霜。 包揉、揉捻與焙火是多次重復進行的。直到外形滿意為止。最好才焙火烤干成品。 簸揀:慢烤后的茶葉最后經過簸揀,除去梗片、雜質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