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九鼎,古韻永傳承;
納天地正氣,傳福運吉祥;
基業得永固,誠信保鼎盛。
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佛家典籍里提點琉璃為如來佛祖寶物,光可照三界之暗,為佛家之重寶。民間得此菩提之寶,可享平安萬福。《西游記》中的沙僧身為天宮的卷簾大將,只因打破王母娘娘的琉璃盞而貶下凡塵,可見琉璃亦為仙器極品。
琉璃,沉積歷史的華麗,她穿越三千年的時空,以內斂的豐富保留著不可磨損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澤流動,仿佛還在訴說西施淚別范蠡時的凄凄切切,晶瑩的淚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這鑄劍時的堅貞之物,也為之動情。“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史記》中的一段話,與琉璃的起源有關。(《西施淚》略),陶朱公就是民間傳說的財神,傳說中最早的財神聚寶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認為是聚財聚福的財神信物。
制作工藝
如今的琉璃制作工藝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步驟:
1.創意設計:將創意通過平面設計圖稿進行表現。
2.原型制作:根據圖稿雕塑立體模型。
3.制硅膠模:在模型表面均勻涂抹硅膠,待硅膠凝固成硅膠模后,尚需石膏加以固定。
4.灌制蠟摸:調制蠟漿,在硅膠陰模內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切。
5.拆取蠟模:將冷切后的蠟模自硅膠石膏模脫出。
6.修整蠟模:冷切容易使蠟模收縮變形,對拆模時留下的模線痕跡,得以工具細心地修整完美。
7.制石膏模:調制正確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飾后的蠟模外,灌注包埋,即成含蠟石膏模。
8.蒸汽脫蠟:將整個含蠟石膏置入脫蠟機內以蒸汽加溫,脫蠟后即為耐火石膏陰模
9.精選原料:為精確控制各種顏色的比例和流動的美感,需依造型與設計精選特定顏色與大小的玻璃原料,并安排色塊的分布位置
10.進爐燒結:清模去塵后,將整個石膏模與配置好的玻璃料,放進爐內慢慢加溫,使熱熔軟化的水晶玻璃如麥芽糖緩慢地流入石膏模內成型。
11.石膏模:拆除石膏模,將冷切后的玻璃粗胚取出。
12.切割修葺:將玻璃粗胚上注漿口部分多余的玻璃切割修葺。
13.粗模細模:以粗、細研磨砂將水晶玻璃之澆注口磨平整。
14.冷工細修:以鉆石筆頭及其它工具細心雕琢,使作品表面顯得更為均勻細致。
15、簽字包裝:確認作品完整后簽名簽號。
關于氣泡:
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這些氣泡游走于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是快意灑脫,是情意綿綿,還是浩然氣魄,琉璃在訴說,我們在傾聽。
琉璃養護:不可碰撞或摩擦移動,以免出現表層劃傷;保持常溫,避免置于潮濕及高溫底下,或將自行對其進行加熱或冷卻;表面光滑處,不宜直接放置于桌面,最好要有墊片;用純凈水擦拭,若使用自來水,須凈置12小時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澤與透亮,且不可沾上油漬異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