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園林用途:行道樹,風景樹 | 高度年生長量:15(cm) |
品種:拐棗/枳椇 | 主要觀賞部位:觀果 |
土球直徑:150(cm) | 樹齡:20(年) |
落葉與否:落葉性 | 冠幅:300(cm) |
主干高:1.8(m) | 地徑:20(cm) |
株高:5(m) | 果期:9(月) |
是否移植苗:是 | 樹形:龍枝形 |
是否古樹:是 | 胸徑:20(cm) |
栽培環(huán)境:露地 | 胸徑年生長量:1(cm) |
金絲小棗
枝之分。長枝紅褐色,呈“之”字形彎曲,光滑,有托葉刺或托葉刺不明顯;短枝在二年生以上的長枝上互金絲小棗
生;脫落性小枝較纖細,無芽,簇生于短枝上,秋后與葉俱落。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尖,邊緣有細鋸齒,基生三出脈,葉面有光澤,兩面無毛。5~6月開花,聚傘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核果卵形至長圓形,8~9月果熟,熟時暗紅色。果核堅硬,兩端尖。棗比較抗旱,需水不多,適合生長在貧瘠土壤,樹生長慢,所以木材堅硬細致,不易變形,適合制作雕刻品。棗木搟面杖是最好的搟面杖。相傳,中秋時節(jié),黃帝帶領大臣、侍衛(wèi)到野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又渴又饑又疲勞。突然,見到半山上有幾棵大樹,樹上結著誘人的果實。大家連忙奔過去,搶先去采摘,吃起來酸中帶甜,分外解渴,疲勞都被忘在了腦后。大家連聲說好,但都不知其名,就請黃帝賜名。黃帝說:“此果解了我們的饑勞之困,一路找來不容易,就叫它找吧!”后來蒼頡造字時,根據該樹有刺的特點,用刺的偏旁疊起來,創(chuàng)造了”棗“字。棗樹
棗樹源于野生相關品種經人工選擇而成。關于棗的傳說可見于中國詩歌,史書及幾乎每一個中國社會。棗是饋贈親朋的上好禮物,已被引入中藥以治病。棗樹在羅馬時代引入地中海地區(qū),在1837(1906)年引入美國。國外的可食品棗類產品可見于歐洲南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美國 (南美及加利福尼亞),亞洲(伊拉克、伊朗、印度、以色列及一些非洲國家)。棗樹
常呈圓形、長形或卵圓形(橢球及球狀),某些品種的果實為心形。成熟果實的大小鮮重5~50g,直徑1~2cm,長1.5~3.5cm,果皮薄,光滑(有光澤)成熟時為紅色或暗紅色。棗果的白色脆肉(果漿),味道極其鮮美、誘人。富含維生素C,鮮品的維生素C含量的300~600mg/100g(蘋果:10mg,橙30mg,鷸鴕果100mg)每只棗果(平均大小15g)可提供75mg維生素C以滿足每個成年人的每日推薦需要量(英國及美國指標分別為75mg及80mg,大概就是常說的日食一棗,醫(yī)生不找),棗同時含維生素A及B,高含糖量(達鮮重的22%)及可溶性固體(達38%)鮮棗無疑是營養(yǎng)豐富且美味可口的。然而,新鮮美味且營養(yǎng)豐富的棗并不能見于每個家庭的餐桌,即使是很多中國人也吃不到鮮棗,原因有二:其一,成熟棗果極易腐爛,在室溫下鮮棗的保存時間很短;其二,綠色棗果在收獲之后不棗樹
能成熟且成熟果實裝運受限于棗的弱保鮮性能(即便控制通風及低溫保存也難以做到)。通常,市場上所見到的棗果是被稱為中國棗的干燥棗果。其中含糖量很高,但是維生素C的含量很低,在高溫干燥時,鮮果中的維生素C被 分解,干果同時也失去了誘人的色彩和形狀及絕大多數消費者(原因:超市中很易購得的新鮮水果的競爭)。冷凍棗果可保持鮮果的色味及營養(yǎng)價值,冷凍食品的原理和技術也可用于該新產品,由于具有較少的水份,光滑表皮及規(guī)則形狀,鮮棗果的冷凍生產較之草莓要容易。凍棗可單獨使用或佐以奶油,酸乳飯后食用,也可在天氣炎熱時做冰點食用。在食品工業(yè)中,棗也被用作水果蛋糕的裝點,餡餅及蛋糕的填料,或作為其它冷凍產品如冰淇淋的配料。棗樹
旺的營養(yǎng)生長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確保樹體健壯的基礎上,對樹體營養(yǎng)生長做適當控制。[1]2、抹芽:4月底5月初,棗樹發(fā)芽后,對萌發(fā)出的新棗頭,如不需做延長枝和結果枝組培養(yǎng),都從基部抹掉。3、疏枝:6月份,對膛內過密的多年生枝,以及骨干枝上萌生的小枝,凡位置不當,影響通風透光,又不計劃做新枝利用的,從基部剪除。4、摘心:6月中旬,棗樹疏枝后,除留作培養(yǎng)主枝延長枝和側枝外,其余枝根據空間大小進行摘心,如有空間,需培養(yǎng)大型枝組的棗頭7—9節(jié)時摘心,其上的二次枝六七節(jié)時摘心。如空間小,在棗頭出現4—7節(jié)時摘心,其上的二次枝留3—5節(jié)摘心。[1]5、拉枝:6月下旬,對生長直立和摘心后的棗頭,用繩子將其拉成水平狀態(tài),控制枝條生長,積累養(yǎng)分,促進花芽分化。如樹體偏冠,缺枝或有空間,可在發(fā)芽前、盛花初期將內膛枝和新生棗頭拉過來,填補空間,調整偏冠,擴大結果部位。[1]6、開甲(環(huán)狀剝皮):開甲的目的是割斷韌皮部,暫時切斷樹冠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yǎng)物質向根部運輸,使有機營養(yǎng)集中樹冠部分,供應開花結果,從而提高座果率。在盛花期(6月中下旬),大部分結果枝已開5—8朵花時開甲。開甲后花質好,坐果多,果實生長期長,品質好,可比對照增產30—50%。幼樹首次開甲部位選在距地面20—30厘米樹皮光滑處進行。第二年在上年甲口上部5厘米處進行。以后以此類推。開甲刀口要求“上刀下坡,下刀上坡”。甲口寬度可根據樹干粗度而定,一般為0.2—0.5厘米,上下兩刀要等距、水平,甲口平整光滑,不傷木質部,不出毛茬,不翹皮露縫,以利愈合。甲口用塑料帶包扎或用泥封閉。[1]7、剪芽:冬剪時,剪去發(fā)育枝頂芽,能防止繼續(xù)發(fā)育抽枝而消耗營養(yǎng)。[1]棗樹
【防治對象】越冬蟲螨(紅蜘蛛、龜蠟蚧、棗尺蠖)、腐爛病、棗瘋病、干腐病等病源【防治措施】棗樹
(1)購買棗苗時,發(fā)現根系有叢瘋病及根瘤,不宜購栽。栽植前或嫁接前用0.1%鹽酸四環(huán)素液侵泡苗木或接穗半小時,減少棗瘋病發(fā)生。(2)用1%硫酸銅液侵根5分鐘,清水沖洗,減少根瘤病。(3)栽植前用NEB1袋兌水40~50公斤,加細土15~30公斤混合成稀泥栽時蘸根,或用NEB1袋兌水75~100公斤,栽植前在樹或樹溝內噴施,栽植后用藥液灌根,株灌1~1.5公斤,提高成活率,促根早發(fā)。棗樹
備注:棗樹
點天蛾【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