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機械化能有效地解決秸稈收儲問題,但秸稈的季節性供應與工業長期使用之間的矛盾,對秸稈的存儲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國家將秸稈還田、青貯等相關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2015年中央財政專門拿出7億元,對主產區的秸稈能源化利用企業給予補貼,要求每個項目補貼不超過總建設額度的10%,且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區。同時,部分地區對機械化還田作業有少量補貼。因此,筆者認為,要加快建立秸稈收儲運輸市場化機制,降低收儲運輸成本,才能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才能按照“政策支持、示范引導、以農為主、產業發展、市場運作”的思路,因地制宜推進秸稈“五料化”全量利用。
???另外,由于秸稈產業鏈尚未形成,收集成本高及體系缺陷也難以滿足規模化工業利用的需要。就目前來看,國家政策主要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產品,對生產企業給予支持,但在秸稈收儲運、終端產品應用等薄弱環節,卻依然缺乏相應的政策措施。另外,由于秸稈收集機械一次性投資大、作業時間短、機械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也影響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