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成產業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該模式推廣的關鍵點,是秸稈轉化飼料的技術。通過“營養草及其制備方法”這項發明專利,在秸稈轉化過程中加入營養元素,可以將小麥、玉米、水稻秸稈轉化為豬、牛、羊等牲口的飼料,具有營養價值高,牲口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同時代替糧食降低了牲口的生產成本。在發展食品加工產業的同時,上游產業鏈還可以帶動秸稈撿拾打捆機、秸稈膨化機等農業裝備產業,下游產業鏈可以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生態農業,形成規模化、產業化運營,推動當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在一些發達國家,秸稈利用工作同樣也是因地制宜。如:波蘭用秸稈做工業原料和發電。日本大量生產秸稈卷,賣給奶牛和飼養肉牛的農家作為農舍的鋪墊物,多余的會用到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在澳大利亞,農民喜歡用農作物的秸稈來喂牲口,而且專門喂奶牛,因為秸稈蛋白質含量很好,纖維素含量很高,對奶牛非常好,另外農作物秸稈還會用于出口。在美國,農作物秸稈用來做工業和畜牧業原料,再利用非常普遍。
將秸稈從就地飼料化處理后進行壓實打捆密封,增加了秸稈的貯藏時間,并且便于運輸。據測算,每公頃土地能夠產出8-12噸秸稈,每臺秸稈膨化設備處理能力在3-5噸/小時, 農民通過出售處理后的秸稈可以獲得純利潤約3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