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首先馴化和飼養桑蠶的國家,在栽桑、養蠶、繅絲、織綢上的巨大成就,不僅是對世界物質文明的偉大貢獻,更不愧為精神文明的東方藝術之花。我國的蠶絲文化,既是中國文化的珍品,也是人類文明的一顆燦爛明珠。我國蠶文化內涵豐富,融詩詞、書漢、繪畫為一體,集各類絲綢服飾為一堂,豐富多彩,富麗堂皇。 杭嘉湖三地區的蠶絲作為中國蠶絲的發祥地,據資料表明起源于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有4700多年。在47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到夏代已能生產貢品 貝錦 一類高檔絲織品,還是質量上至明代中葉,蠶絲產區得于較快的發展。(嘉興府)桐鄉作為蠶絲中心產地,無論從數量均冠絕海內,為許多地區絲織業原料取給,一直延續到現在。中國是首先馴化和飼養桑蠶的國家,距今4700多年前,杭嘉湖地區就有栽桑、養蠶的習俗。(嘉興府)桐鄉作為中國繭絲業的中心產地,無論從桑蠶數量和質量上均冠絕海內,一直延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