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在植物體內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新葉、分生組織、繁殖器官)。因此,氮素供應的充分與否和植物氮素營養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植物的生長發育狀況。農作物生育的有些階段,是氮素需要多,氮營養特別重要的階段,例如禾本科作物的分孽期、穗分化期,棉花的蕾鈴期,經濟作物的大量生長及經濟產品形成期等。在這些階段保證正常的氮營養,就能促進生育,增加產量。進入作物體內的氮素,也可能經由可溶性氮的分泌(如水稻葉尖分泌的葉滴),氮的揮發等方式而損失,這種損失主要發生在作物的頂部,尤其在開花至成熟期。
氮不足一般表現在實際生產中,經常會遇到農作物氮營養不足或過量的情況,氮營養不足的一般表現是:植株矮小,細弱;葉呈黃綠、黃橙等非正常綠色,基部葉片逐漸干燥枯萎;根系分枝少;禾谷類作物的分蘗顯著減少,甚至不分蘗,幼穗分化差,分枝少,穗形小,作物顯著早衰并早熟,產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