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鑄機仍在仿造的圈子里轉,拿不出一件有自己特色的鑄造設備來,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與憂慮。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創新。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進入WTO后,政府部門不會再制定內部政策來“審批”限制進口,從而鑄造設備的供應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1.大型、連續生產的鑄造廠(汽車鑄造廠、內燃機鑄造廠、拖拉機鑄造廠等)所需設備,包括從熔煉、造型、制芯、配砂到清理的大型、高效、高技術水平設備都將和過去一樣,基本依賴進口; 2.鑄造廠高質量真空直讀光譜儀等檢測分析儀器,將全部被國外名牌產品所占領; 3.特種鑄造設備,包括大型壓鑄機、低壓鑄造設備、管件設備、多工位高效重力鑄造設備等也將為外國產品所控制; 4.大部分大型復雜件的砂型模具與壓鑄模具等也將依賴進口; 5.隨著國外鑄造廠的關閉以及取消審批,會有一批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二手設備進到中國; 6.中小企業用的垂直或水平分型高緊密造型機也將主要由外國供應,借助元器件進口關稅的降低,使我國現有鑄造
機械的可靠性會有所提高,從而能滿足一部分小專業廠技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