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多年的發展之后,全國性的物流配送體系已經構建完成,快遞物流進入到了對于“最后一公里”的攻堅,和服務為先的新型競爭業態之中。生鮮食品、奢侈品、日用百貨等品類成為了新一輪電商化的主力軍,而它們配送量不大,但卻對物流鏈路的彈性、時效以及配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極速達”、“限時送”等服務開始有了巨大需求。同城配送成為新戰場。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物流配送就是車、人、搬運的關系,而大家對物流的認知也僅僅局限于送貨到家的快遞身上,對于同城配送來說,則是搬家這類體力活。實際上,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后,同城配送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餐飲、零售、電商等均離不開同城配送的支持。
過去十年間,中國的城市物流配送的需求一直呈快速增長趨勢,而城市物流配送中,占比最高的是居民日常生活類物品。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統計,中國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從2001年12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7251億元,增長了近58倍。
目前在城配市場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公司:一類是資源型,包括一些城配車隊和擁有自有車輛的城配第三方;第二種是交易撮合型,通過匹配車輛資源和用車需求,將城配服務線上化,如同城貨運軟件“貨拉拉”。第三種是資源互享型,大車隊模式與專車模式。
2017年,闖入內地兩三年的貨拉拉已開通了近100個城市。在信息化時代,隨著各類O2O的興起,貨運O2O平臺也正在受到資本的追逐,這類平臺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貨主與車主之間信息不對稱、提升車主的運營效率節省貨主的時間成本。
其次,對于廣大的私家或車主們來說,目前存在兩個比較嚴重的現象。一個現象是目前國內整體的貨車市場體量非常大,可是卻有相當一部分貨車主們并沒有什么盈利收入來源,貨運O2O的出現定然會受到這些車主們的大力歡迎;另一個現象就是返程的浪費,目前油費、貨車維修費等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如何降低返程的空載率提升利潤率也成為了車主們焦慮的問題,貨運O2O同樣也滿足了這部分車主的需求。
目前市場出現的貨運軟件主要有貨拉拉、藍犀牛、運滿滿等,其他大大小小的不下200家,經過第一輪淘汰整合之后生存下來的也還有一部分。物流互聯網化是時代的產物、歷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