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多年前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和羅蒙偌索夫通過大量的科學實驗建立了雷電學說,發明了避雷針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從簡單的避雷針發展到多種形式的防雷裝置,從防直擊雷開始發展到既防直擊雷又防感應雷的綜合防雷體系。這些都標志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以下僅淺談綜合防雷的接地工程設計。 按照現代防雷觀點,綜合防雷分為外部防雷和內部防雷部分,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雷擊雷、側擊雷對建筑物的傷害。建筑物防雷通過建筑物本身的基礎接地體、引下線、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避雷網格、均壓環、等電位、避雷器等的保護作用,以盡量大可能減弱雷擊時對建筑物內的電磁效應,同時為建筑物內部設備的感應雷防護提供必要的條件,避免了建筑物遭受直擊雷和側擊雷的雷擊,從而保護了建筑物本身、設備和人。內部防雷保護主要是指設備防止雷電感應和防止線路上的雷電波的侵入,其采取主要的技術措施是屏蔽、接地、等電位處理,及安裝分流限壓裝置,來控制削減雷電感應和雷電波的入侵,從而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免遭雷電感應的傷害。因此,綜合防雷工程設計也分為外部防雷裝置設計和內部防雷裝置設計問題。外部防雷工程設計應在認真調查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規律以及被保護建筑物的使用特點等基礎上,詳細研究防雷裝置的形式及布置,進行工程設計。內部防雷的設計應認真調查建筑物的供電形式、地極的設置情況、房屋的屏蔽效果、管線的敷設、電子設備的屏蔽情況放置的環境距離外墻的安全距離、等電位外理以及雷電活動的規律等情況,以便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設計出合理,有效的防雷電感應的工程方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