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廢品回收-太原物質回收/關注電子垃圾-你我共同的責任 科技是把雙刃劍,它帶來高科技電子產品,在給人類帶來便捷和快樂的同時,也帶來了電子垃圾。天長日久,電子垃圾給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而民間采用分散回收與焚燒、酸洗等原始手段私自處理電子垃圾的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對環境的污染。電子垃圾如何處理,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在今年的兩會上,就有不少代表委員將目光聚焦在電子垃圾上,希望建立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機制,讓它們發揮“余熱”,保護環境。 聚焦兩會關注電子垃圾 目前正在舉行的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將關注點放在日益增多的電子垃圾上。中國紅十字會曲阜醫院院長姜健代表建議應建立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機制,讓它們發揮“余熱”,保護環境。 姜健說,我國電子產品已進入大量更新換代時期,電子垃圾不妥善處理必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他建議,國家應制定廢棄電子產品回收管理條例,由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無條件回收本企業生產的廢舊產品,承擔回收和利用廢棄物的義務;為方便群眾,可由電子產品銷售商或指定其他專門機構,定點回收廢舊電子產品后交送生產企業。 一組數字說明,姜健代表的擔憂不無道理。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電視機社會保有量約3.5億臺,洗衣機約1.7億臺,電冰箱約1.3億臺,電腦、空調擁有量也相當大。這些電器大多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普通家庭的,今后幾年我國將迎來家電更新換代的高峰,平均每年需報廢的電視機在500萬臺以上,洗衣機約500萬臺,電冰箱約400萬臺,每年淘汰1500多萬臺廢舊家電。此外,近年來,電子及通訊器材,如電腦、手機、VCD、DVD、唱片等更新換代速度加快。 現狀電子垃圾回收,“正規軍”不敵“游擊隊” “高價上門回收電視、洗衣機、空調、電腦”,幾乎在鄭州市各個小區門口,人們都可以見到有人蹬著小三輪車做廢舊電子產品回收生意。記者在豐樂路與幾個這樣的舊家電“生意人”攀談,一位30歲左右的男子說,跟一般的收廢品者不同,從居民手中回收舊家電再轉手賣出,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收其他廢品是他們的“副業”,因為靠收廢舊家電他們的收入比其他收廢品者高出不少。 令人尷尬的是,這樣的回收方式,幾乎成了目前中國家庭電子垃圾的主要去處。“您家里要是有廢舊家電怎么處理?”記者采訪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回答是賣給收廢品的,少部分市民說直接當垃圾扔掉。 根源無利可圖是關鍵 在浙江臺州,數以千計的非法小作坊以焚燒等手段拆解電子垃圾。被污染的村莊內,村民爛手爛腳現象普遍,癌癥的發病率也比其他地方高很多。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北京的后八家村……不少電子垃圾村給人們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12月,聯想率先在國內開始實施聯想電腦免費回收服務。凡符合聯想回收標準的商業客戶和個人消費客戶都可享受聯想提供的電腦免費回收服務。 昨天,記者以客戶名義致電聯想鄭州售后服務中心,服務人員說聯想電腦免費回收活動仍在繼續中,并表示可以上門回收。對記者舊電腦零件是否會重新“上崗”的疑問,服務人員回答說,聯想回收的電腦將委托第三方機構按照中國法律和環保要求進行處理,處理所需要的成本費用由聯想承擔。同時她也表示,聯想不會對享受電腦免費回收服務的客戶進行費用補償。 隨后,記者聯系了三家知名電視機生產企業、兩家電腦廠商,以及三個洗衣機生產企業,對于廢舊家電回收,對方都表示企業目前沒有免費回收措施。“廢舊電器賣了怎么也值幾個錢,就這么白白讓廠家回收去,我們多少覺得有點損失。”對于廢舊家電是當廢品賣還是送廠家回收,不少市民給出了最實在的回答。 企業掏腰包為用戶處理垃圾埋單,用戶白白把東西送人沒得到任何補償,所謂無利不起早,正是這兩個與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難住了電子垃圾的正規處理。 破解建議及先進嘗試 對于如何解決電子垃圾正規無害處理這個難題,不少人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顧大偉就提出,可以給回收電子垃圾的企業一些稅收優惠,從而激發企業回收的積極性,同時也給予了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 如果要求我國每家企業都購置廢棄電子產品處理設備分別處理自己的廢棄電子產品,不僅將導致企業提高產品價格,還將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因此一些環保人士提出可以學習外國的先進做法,建立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廢舊家電回收企業,把回收納入家電生產鏈中,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從這些電子垃圾中賺到不菲的收入。 太原市銀鵬舊物質回收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舊電子電器類物資回收利用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誠信為本服務社會的原則愿和大中院校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同仁一起通力合作,努力做好舊電子產品回收環保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