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引,又稱“道”引。它通過運動肢體,以達到形神協調的養生健身之目的,屬于古代氣功動功的范疇。彭祖導引法分坐引和臥引兩種。王冰對此解釋說:“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抑按皮肉,?(同蹺)謂捷舉手足。”導引應包括軀體運動、呼吸運動和按摩三個部分。《莊子?刻意》曰:“吹噓呼吸(吹,出氣急速;噓,吸氣緩慢),吐故納新,熊經(模仿熊懸吊在樹上的動作)鳥申(模仿鳥臨風展翅的動作),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說,吹氣呼吸,吐故納新,學老熊吊頸,鳥兒飛翔,為著延年益壽罷了。這些是作導引的人,保養身體,企求如彭祖長壽的人所愛好的。李頤注曰:“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導氣吐納使體內調和,引體按摩使體表柔和,以達到體內與體表的協調與平衡。 彭祖的導引法就是通過導引按摩,活動肢體,以行氣活血,滑利關節。因為經絡遍布全身,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溝通和聯絡人體所有的臟腑、器官、孔竅及皮毛筋肉等組織。所以通過對體表的自我按摩及動搖肢體關節,使體內氣血流暢調和。由于氣血循著經絡的分布流注全身,就能影響到內臟及其它部位而促進旺盛臟腑的功能等作用,起到防病健身之效能。尤其要注意,凡作導引按摩者,必須心靜,意隨動作而用或默數動作,以制神意散亂,確保健身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