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供應 » 辦公、文教 » 教學模型、器材 » 時信達SXD-SPII可自定義編程中控,可編程中控,會

時信達SXD-SPII可自定義編程中控,可編程中控,會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品 牌: 時信達 
型 號: SXD-SPII 
規 格: SXD-SPII 
單 價: 面議 
起 訂:  
供貨總量: 600 個
發貨期限: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10 天內發貨
所在地: 廣東 廣州市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4-04-09 10:37
瀏覽次數: 625
詢價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時信達SXD-SPII可自定義編程中控,可編程中控,會】詳細說明
規格:SXD-SPII材質:鋁合金

由多媒體教室對現代教育技術的逆向思考

實物展臺,視頻展臺,電子白板,中央控制器


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辦公室 江蘇南京 210038 王任窮

20世紀90年代初,江蘇省就已經啟動教育現代化工程,到2010年初又提出了2020年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南京市中小學建設一直以來,都旗幟鮮明地朝著這個方向奮進而不懈努力。新世紀開始后通過三新一亮、村小提升、振興初中等建設,為中小學提供了優異的校園、校舍環境;通過“校校通”建設,全面普及了中小學信息網絡連接;又經歷合格學校與“五室”建設等,全面地提升了全市中小學綜合辦學條件水平,為早日實現教育現代化夯實了基礎。目前南京市中小學在經歷多年多媒體教學等手段的實踐與摸索后,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多媒體教室系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利用了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對照南京市中小學多媒體教室現狀,基本以計算機為核心,由投影機、交互式電子白板(或幕布)、展示臺、音視頻播放設備和音響等現代教學設備組成。我們簡單分解如下:

(1)計算機設備

為整套系統的核心,用于安裝各類教學演示軟件,對教學效果起到決定性影響。

(2)投影機設備

是多媒體教室的重要演示系統,連接所有視頻輸出設備。

(3)視頻輸入系統

DVD、錄像機設備等,視頻音像由投影機終端輸出。

(4)音響、顯示系統

麥克風(包括無線、藍牙等)、功放、音箱等音頻設備,幕布或交互式電子白板等顯示設備。

(5)展示系統

利用視頻、數字展示臺,將實物或書本等資料,轉化為可見視頻信號。

(6)中央控制系統

利用系統集成,將以上設備的信號輸入、輸出以及簡單操作,集中成一個簡單的操作平臺,方便課堂演示。

通過以上設備集合以后,可以達到的系統功能也非常顯著:

首先,可以通過投影機顯示校園信息網絡內任意計算機信號;播放CAI教學軟件和教室課件;利用展示臺展示學生作業、圖片等各種平面實物;其次,通過多媒體軟件實現中央集成控制功能,對教室內計算機、音響、投影設備預覽、播放和監控。

為什么看似簡單的多媒體教室,卻深受廣大學生和教師的歡迎,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呢?其實,一間多媒體教室看似設備普通,其中包含很多的關于教育教學效率和方法的玄妙。

我們知道,媒體一詞來源于拉丁語“medium”,是指人與人之間實現信息交流的中介,通俗的說法就是各種信息的載體,也稱為媒介。多媒體顧名思義就是多重媒體集成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的統稱,即多種信息載體的表現形式和傳遞方式。關于“多媒體”概念至今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定義,一般理解為“多種媒體的綜合”。目前流行的多媒體的概念,主要仍是指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人的器官能直接感受和理解的多種信息類型,這基本是目前對多媒體廣泛認同的一種狹義理解。

既然多媒體能夠通過多種表現形式來展示信息,那么自然被需要向學習者進行信息傳輸的教育教學活動所應用。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設備,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綜合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以期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中國在多媒體教學活動中經歷了一段探索和發展的時期。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采用多種電子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與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技術稱為多媒體組合教學又稱電化教學,是我國特有名詞,并沿用至今。自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多媒體計算機已經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種教學媒體的綜合使用地位。因此,現在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又可以稱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簡稱CAI)。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教育技術活動的一個有效手段,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或訓練過程。國際上通過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使用、管理和評價而形成的理論和實踐,稱為教育技術。結合我國的教育實際,我們可以概括為:“運用現代化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評價和管理,以實現教與學過程和教與學資源的優化的理論和實踐”,這就是現代教育技術。

其實若簡單從“電化教育”和“教育技術”的名詞概念本質上分析兩者應該是相等的,他們的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實現教育最優化。他們的特點、功能以及分析、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相同或相近的,都是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去開發新的學習資源,并采用新的教與學的理論、方法去控制教學過程。但是教育技術的范圍要比電化教育廣泛得多,因為教育技術是指所有的學習資源,包括與教育有關的一切可操作的要素。那么現代教育技術優勢何在呢?
記得一位教育哲人曾經說過:“現代教育技術包括了兩個內容,一是現代教育技術本身,一是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簡明扼要的闡述了現代教育及技術所包含的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理論與實踐”。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也為教育事業展現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提高教育的科技含量,使教學手段多樣化現代化,促使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因此,必須讓現代教育技術進入多媒體教室,發揮教育技術的優勢。

優勢之一: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化。

所謂多媒體化就是指積極發揮其文字、圖像、圖形、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在教學信息顯示方面的優勢,充分為學習者創設多樣化的情境。一個人的認知過程首先需要有外部刺激,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就是要盡量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

優勢之二:教育信息組織的超文本方式。

超文本是指信息內容的組織方式是非線性的,是可以根據人的聯想方式進行跳轉的。通常的教學過程中,課本、錄像等講授內容都是線性的,只能固定地從一頁到另一頁,從一個鏡頭到另一個鏡頭,按部就班,不能進行跳轉學習。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把教學信息用超文本方式進行組織,形成非線形結構,為教師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方案。

優勢之三:教學過程的交互性。

這是現代教育技術一個突出的優勢,對于多媒體顯示,錄像帶也可以做到,但它不能交互,計算機則可以進行人機交互,而且它具有豐富的交互界面。利用這種交互特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充分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

優勢之四:教學信息的大容量儲存。

由于采用不同于書本的存儲方式,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通過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通過發現問題,利用資源探究問題,加強理解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優勢之五:學習信息傳達的網絡化。

多媒體教室可以和校園網絡能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教師的監控和對個別學生的指導;能與互聯網絡相聯,可以開展遠程教學,為遠程學習者傳輸教育和培訓資源,學習者也可以主要在學校以外的任何地點利用遠程教育機構設計開發的教育資源和環境進行學習。

優勢之六:教育信息處理的智能化。

智能化即是指目前熱點討論的人工智能,我們可發揮人工智能的聯想、推理、理解、學習以及分析問題和發明創造能力的優勢,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如具有自動批改功能的作文教學軟件,對學生作作文進行自動智能化評價。這些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將十分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個性的發展。

優勢之七:有利于幾個重要因素的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由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活動的組織者,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學習地位的轉變—從被動接受的地位轉變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知識建構的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3)媒體作用的轉變—由作為教師的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的認知工具,在交互過程中保證個性發展需要。

(4)教學過程的轉變—由講解說明的進程轉變為通過情景創設、問題探究、協商學習、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

這幾個重要因素的轉變是實現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轉變的本質都在于將學習者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讓學習者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由此我們回到關于多媒體教室廣受師生歡迎的問題上,不難發現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了的極大教學優勢。綜合考慮目前南京市多媒體教室的建設情況,目前我市的多媒體教室仍然具有極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例如通過智能控制增加對教室內燈光、窗簾等控制;安裝攝像系統,通過校園網絡連通,增加其遠程教育功能或安防監控功能等??傊覀冇欣碛上嘈?積極發展多媒體教室,并通過未來教育技術裝備的不斷發展和提升,必定能夠在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的建設過程中,發揮其強大作用。


時信達SXD-SPII會議可編程中控產品介紹

一:外觀

5.7英寸真彩觸摸屏

可編程主機

無線接收器

二:功能介紹;

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中,多媒體設備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但教室內眾多的多媒體設備相互的配合、連接、使用也越顯繁雜。久而久之,由繁而煩,以至設備不能在教學中發揮最佳效用,而多媒體中央控制系統將這一切化繁為簡,使所有的操作控制集中在小巧的控制臺上,直觀明了,輕松感覺盡在彈指之間。

SPII系列是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型中央控制系統。其采用高度模塊化設計,內部采用強電屏蔽結構,解決了強電干擾,增強系統的穩定。電路板采用主流的SMT貼片技術,系統經過嚴格的ERC檢驗,以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該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內置3X2VGA矩陣切換模塊,4X2視頻管理模塊,6X2音頻切換模塊,寬頻段紅外仿真學習功能,頻段范圍:10-100K??瑟毩⒕幊痰腞S-232控制功能,同時增加了控制代碼的宏定義功能,獨立的投影機管理功能,完全解決了一鍵開關機而引發投影機的誤動作。內有系統電源的管理及電動幕的控制功能。3路以上電源控制功能。

標準的1U機箱??砂惭b在標準機柜,也可放置在講臺內,不占位置,安裝方便簡單。

主機與控制面板之間采用更加穩定的RS485通訊,可靠連接距離長達100米,最遠可達200米。

系統控制功能強大,可控制7路媒體的切換,VGA可靠控制3路:臺式電腦、手提電腦、數碼展示臺,視頻設備可有效控制4路:影碟機、錄像機、模擬展臺和其它視頻等??煽刂圃O備的各種操作:播放、暫停、停止、快進快退等功能,免除用不種遙控器的麻煩。可獨立控制音量的調節,媒體音量和話筒音量是獨立分開的,便于不同的操作。投影機是獨立操作的,可保護投影機,延長使用壽命和節約能源。電動屏幕也是獨立的,可單獨控制。系統開機時聯動的,減少開關機時間,操作簡便。

配備系統控制軟件,該軟件是專門為該系列中控設計的配套軟件,是控制面板的功能的補充,它不僅作控制應用軟件使用,也可作系統調試來用。該軟件安裝方便,可適應WIN98—WINXP等不同操作系統。

三:技術參數:

l5.7″彩色無線觸摸屏

l可編程

l自帶紅外學習及載波頻率識別功能

l支持RS-232RS-485RJ45接口

l16MB內存、2.5KG

l全中文界面編程軟件

l標準1U主機箱,前置學紅外碼窗口

l主機3X2VGA切換,4X2VIDEO切換,6X2AUDIO切換,2路話筒輸入并可獨立調節。共有15X3切換。

l3路電源管理功能,內置有投影保護模塊,防止突然關機切斷投影電源,以延長投影機供電時間,更好散熱。

l2路IO接口編程,可方便連接時序器等外接設備。

l4路獨立紅外控制接口,每個接口可連接不同的8種設備,進行控制。仿真儲存128個單元,紅外載波范圍10-100KHz。

l2路雙向可編程232端口。

l具有宏處理功能,可將紅外和232進行獨立宏定義,有可進行混合定義。

l音量具有64級音量調節。

l各個電子元器件采用SMT(貼片技術)設計,能耗低,性能穩定

l具有網絡端口,可方便升級為網絡中控。

l控制主機與控制面板之間通過RS-485接口可靠連接。

l系統控制面板各種按鍵是復合式按鍵,做到“一鍵多能”只要操作一個動作,就能達到多種控制。操作簡單明了。

備注:以上技術參數僅作為推薦控標參數,并不作為任何相關產品中標的承諾;解釋權貴本公司所有。







時信達SXD-SPII產品參數

型號

SXD-SPII

性能參數

VGA

VGA輸入/輸出通道:3X2

阻抗:75Ω

通道支持:400MzSXGA

視頻

視頻輸入/輸通道4X2

阻抗/帶寬75Ω/100Mz

音頻

音頻輸入/輸通道(立體聲)6X2

音頻帶寬20Hz-20KHz

失真度 0.2%

數碼音量調節范圍0-80db

高低音數碼均衡范圍±2db

音頻輸入阻抗10KΩ

麥克風通道

麥克風輸入通道2路(可獨立控制)

麥克風通道輸入阻抗1KΩ

麥克風通道高音予提升 6db

RS232控制口

一路RS232C控制口

R485控制口

一路RS485控制口

可編程RS232控制口

256個存儲單元

可編程RS-232C輸出端口1個(可擴展)

紅外仿真

紅外輸出口4路(可擴展)

紅外仿真存儲單元256個

紅外載波范圍10-100KHz

宏處理

存儲單元均可定義成宏處理鍵,且可以紅外、232做混合處理

宏處理序列間隔1.5秒

編程IO口

2路

NET

10/100Base-T快速以太網接口,符合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x、協議,支持Auto-MDIX功能(選配)

數據下載

具有數據下載功能

電源部分

 主電源輸入220VAC/12A

 可接入的電動屏幕1組(max220V/5A)

受控電源組數1組(max220V/5A)

控制面板

5.7″彩色無線觸摸屏面板(開口尺寸:182X122mm)




中央電化教育館 教育部基礎教育資源中心-2012年工作要點

班班通,電化教育,信息技術,多媒體教育設備,實物展臺,視頻展示臺

按照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點,確定我館、中心2012年總體工作思路是:以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服務為主線;以推動區域和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重點;以網絡為載體進行業務整合,積極承擔“中國數字教育2020行動計劃”重大項目任務;提高服務教育信息化宏觀決策和事業發展的能力、服務一線教育教學的能力、服務電教系統改革創新和協同發展的能力;努力從維持正常運轉向推動事業大發展躍升,從適應性服務向主動服務躍升,從面向需求自行開發資源向以組織協調指導資源建設躍升。

一、推動優質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工作

1.承擔制訂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方案工作。根據基本建成以網絡資源為核心的教育資源體系的要求,制訂教育資源建設總體方案,為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建設提供操作性政策建議。

2.建設國家數字教育資源網。依托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進行升級改造,豐富平臺功能,擴展服務對象,建設國家數字教育資源網。以互動活動促應用,以應用促建設、促共享。繼續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案,積極承擔立項申報和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的任務。落實教育部與中國移動合作建設移動學習平臺項目。

3.開發網絡課程。聯合有關機構、學校、企業和專家以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為重點,開發網絡課程。在教師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各選擇1-2門課程,研制開發“以學習者為中心”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網絡示范課程,并在此基礎上制訂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建設指南。

4.制定國家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聯盟建設方案,建立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制并發布基于國家數字教育資源網及公共服務平臺的資源準入和審查辦法。制訂數字教育資源審查和評價指標體系,初步建立國家數字教育資源網及公共服務平臺使用者網上評價和專家審查相結合的資源評價機制。完善和貫徹數字教育資源元數據等標準規范。

二、推動區域和學校信息化建設

5.研究區域和學校信息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編制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指南,修訂《中小學校電化教育規程》,研制《數字化校園解決方案》。

6.繼續推動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教育部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的工作,聯合電教系統,集成企業優勢,力爭建設100所數字化校園試點校,推進實驗校和實驗區繼續發揮實驗示范作用。繼續推進“中國國際動漫人才培養計劃”和動漫基地建設。

7.總結試點經驗,探索建立技術支持服務機制,擴大技術支持服務范圍,開展區域和學校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指導等咨詢服務。

三、推動教育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

8.加大優秀課題成果推廣力度。遴選“十一五”以來“全國教育信息技術課題研究成果”。集中力量做好國家級重點課題的研究和指導。繼續通過中外合作項目等渠道,推廣項目學習等新型學習模式。建立電教系統基本情況數據庫。編制《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

9.多種方式推進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升。完成2012年“國培計劃”遠程培訓項目管理和評價的具體工作。承辦遠程教師培訓交流會。啟動教育技術人員能力培訓工作。開發多種形式的教育技術應用和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課程,啟動與中國移動合作的信息技術教師培訓項目。

10.提升賽事活動水平和影響力。系統研究將館各項賽事活動整合的思路與方法,形成實施方案。承辦好全國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應用成果展示活動。調整我館舉辦的賽事活動的比賽項目,繼續提升質量,突出活動的針對性和創新性,提升活動品牌影響力和應用推動效果。推進“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國際化。

四、提升自身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11.加強系統能力建設。以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服務為主題,召開2012年度全國電化教育館館長會議。繼續研制電教系統能力建設指標體系,擇機啟動各級電教機構能力建設計劃。

12.深化內部改革,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完成館、中心機構調整,實施新一輪崗位聘任。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修訂相關管理辦法,強化預算管理,完善與崗位職責相對應的績效考核辦法。加大對館辦企業和掛靠館內社會團體工作的支持幫助。加強單位文化建設,做好離退休工作。

13.加強黨建工作。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和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的精神、落實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任務為載體,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反腐倡廉。做好黨委紀委的換屆選舉準備工作,適時召開新一屆職工代表大會,支持工會、團支部活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

0條 [查看全部]  【時信達SXD-SPII可自定義編程中控,可編程中控,會】相關評論
 
更多..本企業其它產品
 
更多..推薦產品

[ 供應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