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裝的工藝過程 LED封裝的任務是將外引線連接到LED芯片的電極上,同時保護好LED芯片,并且起到提高光取出效率的作用。而LED的封裝形式是五花八門,主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采用相應的外形尺寸。而支架式全環氧包封是目前用量最大、產量最高的形式,因此也應該是LED封裝產品質量在線檢測的重點突破對象。 支架式全環氧包封的主要工序是[4],首先對LED芯片進行鏡檢、擴片,并在一組連筋的支架排中每個LED支架的反光碗中心處以及芯片的背電極處點上銀膠(即點膠、備膠工藝),然后用真空吸嘴將LED芯片吸起安置在支架的反光碗中心處,并通過燒結將芯片的背電極與支架固結在一起(即固晶工藝);通過壓焊將電極引線引到LED芯片上,完成產品內外引線的連接工作(即壓焊工藝);將光學環氧膠真空除泡后灌注入LED成型模內、然后將支架整體壓入LED成型模內(即灌膠工藝),對環氧膠進行高溫固化、退火降溫,固化之后脫模(即固化工藝),最后切斷LED支架的連筋(圖1所示),最后進行分檢、包裝。 2.2 LED封裝工藝的特點分析 從LED的封裝工藝過程看,在芯片的擴片、備膠、點晶環節,有可能對芯片造成損傷,對LED的所有光、電特性產生影響;而在支架的固晶、壓焊過程中,則有可能產生芯片錯位、內電極接觸不良,或者外電極引線虛焊或焊接應力,芯片錯位影響輸出光場的分布及效率,而內外電極的接觸不良或虛焊則會增大LED的接觸電阻;在灌膠、環氧固化工藝中,則可能產生氣泡、熱應力,對LED的輸出光效產生影響。 因此可知,LED芯片與封裝工藝皆會對其光、電特性產生影響,因此LED的最終質量是各個工藝環節的綜合反映。要提高其封裝產品質量,需要對各個生產工藝環節進行實時檢測、調整工藝參數,以將次品、廢品控制在最低限度。由于封裝工藝過程的精細、復雜、高速特性,常規的接觸式測量幾乎難以實現封裝中的質量檢測,非接觸測量是最有希望的手段。3、非接觸檢測的基本原理 3.1 LED芯片的光伏特性 發光二極管LED芯片的核心是摻雜的PN結,當給它施加正向工作電壓VD時,驅使價帶中的空穴穿過PN結進入N型區、同時驅動導帶中的電子越過PN結進入P型區,在結的附近多余的載流子會發生復合,在復合過程中發光、從而把電能轉換為光能。其在電流驅動條件下發光的性質是由PN的摻雜特性決定,而光電二極管PD的光電特性的也是由PN的摻雜特性決定的,因此LED與PD在本質上有相近之處,這樣當光束照射到開路的LED芯片上時,會在LED芯片的PN結兩端分別產生光生載流子電子、空穴的堆積,形成光生電壓VL。若將此LED芯片的外電路短路,則其PN結兩端的光生載流子會定向流動形成光生電流IL:[4][5] 式中:A為芯片的PN結面積,q是電子電量,w是PN結的勢壘區寬度,Ln、Lp 分別為電子、空穴的擴散長度, 是量子產額(即每吸收一個光子產生的電子-空穴對數), P是照射到PN結上的平均光強度(即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被半導體材料吸收的光子數)。它們分別為: 其中, n、 p分別為電子、空穴遷移率(與材料本身、摻雜濃度以及溫度有關),KB為玻爾茲曼常數,T為開氏溫度, n、 p分別為電子、空穴載流子壽命(與材料本身及溫度有關), 為半導體PN結材料本身、摻雜濃度以及激勵光的波長有關的材料吸收系數,d是PN結的厚度,P(x)是在PN結內位置x處的激勵光強度。 考察式(1)~(3)可知,LED芯片的光伏特性與其PN結的結構參數、材料參數相關,而這些參數正好是決定LED發光特性的關鍵參數,因此如果一只LED芯片的發光特性好、則其光伏特性也好,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利用LED芯片發光特性與光伏特性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通過測試其光伏特性來間接檢驗其發光特性,判斷LED芯片質量的優劣,實現其封裝質量的非接觸檢測。 3.2 LED光伏特性的等效電路 對于支架式封裝的LED而言,在封裝過程中是將一組連筋的支架裝夾在封裝機上,然后將芯片與支架封裝在一起,構成圖1所示的支架封裝結構。由圖1(b)、(c)可以看出,LED的支架、支架連筋、引線、銀膠與LED芯片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外電路短接通道,正符合光伏效應的工作要求。而對于LED封裝質量的常規檢測方法而言,這種工作條件是完全無法開展檢測的。 由于實際的LED并不是一個單純的理想PN結,它不僅包含PN結的內阻、并聯電阻及串聯電阻,還包含支架、支架連筋、引線、銀膠,因此PN結在外界光照下產生的光生伏特效應形成的光生電流IL并不完全等于流過支架的光生電流IL1。因此支架上流過的電流是LED光電參數的綜合反映。 若將引線支架的內阻RL看作是光照時LED的負載、PN結光生伏特效應產生的光生電流IL看作為一個恒流源,則光照時LED的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即工作于光生伏特效應下的LED由可等效為一個理想電流源IL、一個理想二極管D、以及相應的等效串、并聯電阻Rsh、Rs。其中等效并聯電阻Rsh包括PN結內的漏電阻以及結邊緣的漏電阻,而等效串聯電阻Rs包括P區和N區的體電阻Rs1、電極的電阻以及電極和結之間的接觸電阻Rs2,且 而IL1是引線支架上流過的負載電流,IF是流過理想二極管D的正向電流,它與二極管兩端的電壓VD滿足關系式: 式中Is是二極管的反向飽和電流, 是與PN結電流復合機制有關的一個參數,它們都是由LED芯片的特性決定。因此IF反映了LED的芯片特性。 根據圖2所示的等效電路,可以得到光生電流IL與支架上流過的電流IL1的關系為: 由式(7)可以看出,對于LED封裝產品而言,外線路上的電流IL1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分子部分主要反映芯片的內在質量,而分母則主要反映芯片外部的器件質量(如封裝過程中存在的固晶膠連、引線焊接質量等諸多缺陷)。因此只要檢測連筋上的光電流,既可全面掌握LED芯片/器件的封裝質量。@@@@@@@@@@4、LED封裝質量非接觸在線檢測的弱信號檢測技術 4.1 系統實現原理 考察圖1(b)、(c)及式(7)可知,在LED壓焊之后、灌膠之前,就已經形成了LED光伏效應必須的短接電路,因此可以在壓焊后、灌膠前,利用LED的光伏效應對芯片質量、固晶質量、壓焊質量進行檢測,及時挑出次品進行人工修補,并根據檢測結果對LED封裝生產線的相應工藝參數進行實時修正,進一步控制次品率。而在環氧封裝完成后、切筋前的環節,則還可以再次利用LED的光伏效應對封裝的效果進行非接觸檢測,指導對環氧灌膠、固化工藝的實時調整,剔除次品/廢品。 根據圖1及式(7)可知,利用LED的光伏效應進行芯片/封裝的非接觸檢測,其關鍵有三,一是用特定光束準確地照射到LED芯片上,非接觸地提供光伏效應所需的光激勵;二是用特殊的技術手段不,非接觸地獲取支架回路中的光生電流;三是根據獲取的光生電流,對芯片的質量缺陷進行判斷。為此采用圖3所示原理系統,實現LED的非接觸檢測[5][6]。 其中半導體激光器LD發出的光經聚焦后投射到LED芯片上,以對LED激發使其產生光伏效應。而在信號的采集環節,采用電磁耦合方式獲取LED在光照下輸出的電流信號,以實現非接觸測量。最后采用采用式(7)對光電流進行計算處理,對LED的質量進行判別,并找出影響封裝質量的原因,區分出芯片、封裝的因素。 雖然在光照下LED會產生光伏效應,但其光伏效應遠遠弱于作為光電探測器的光電二極管PD,因此其光生電流IL極為微弱,只有微安數量級,因此非接觸地獲取支架回路中的光生電流,是其中技術難度最大的一個關鍵。雖然采用電磁耦合方式可實現LED光生電流的非接觸測量,但是電磁耦合的方式同時也會耦合進了空間電磁場,這些外界電磁場噪聲與干擾遠遠比光生電流IL強,因此從強烈的外界電磁場信號中提取出十分微弱的光生電流IL非常困難。為此采用抗混濾波、鎖相放大的組合方式,實現了從強烈的環境噪聲中分離光生電流IL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