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大眾共同關注的話題,安全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也是社會有序運轉的重要基礎,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紅外攝像機的應用也日漸廣泛。
紅外攝像機五種類型
紅外技術在1800年被英國天文學家herschel發現之后,就被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如何在各種場合的應用,其中主動紅外攝像技術在安防監控中的應用經過近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技術上都較為成熟。紅外攝像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壯大的同時,產品類型也在不斷多樣化,應用領域也在進一步拓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已經淘汰的鹵素燈紅外攝像機
二、led紅外攝像機
三、led陣列式紅外攝像機
四、點陣式紅外攝像機
五、激光紅外攝像機
紅外攝像機因使用環境與功能的不同在使用過程中也區別一般攝像機,在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角度的問題
首先,使用大視角度的紅外燈配合小視角度的鏡頭,存在光的浪費現象.其次,并不是紅外燈的發射角度越大,畫面效果就越好。
二、通光量的問題
相對孔徑決定了鏡頭的通光能力,相對孔徑為f1.0的鏡頭通光量是相對孔徑f2.0的鏡頭通光量四倍.同樣的攝像機、紅外燈,分別搭配上述兩種鏡頭,紅外作用距離可相差一倍.大孔徑鏡頭在紅外監控方面,比常規普通鏡頭好四到十倍,按理說應該成為紅外夜視監控的必須配套產品.但由于成本高昂,技術難度大,絕大多數紅外產品制造商不具備供貨能力。
三、焦點偏移的問題
可見光與紅外光由于波長不同,成像焦點不在一個平面上,導致在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清晰,而夜間紅外光條件下模糊,或者夜間紅外光條件下圖像清晰,白天可見光條件下圖像模糊.可以用三個辦法解決.第一,采用自動聚焦一體化攝像機;第二,采用專用焦點不偏移鏡頭;第三,采用專業的調整工具,在現有鏡頭條件下也可以實現不偏移。
四、色彩問題
所有的黑白攝像機都是感應紅外光的.紅外光線在可見光條件下對于彩色攝像機來講是一種雜光,會降低彩色攝像機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彩色攝像機的濾光片就是阻止紅外線參與成像.要想使彩色攝像機感應紅外線現在有兩個做法,第一,切換濾光片,在可見光條件下擋住紅外線進入;在無可見光的條件下移開濾光片,讓紅外線進入,這種方案得到的圖像質量好,但成本高并且切換機構會導致出現一定的故障率.第二,在濾光片上打開一個特定的紅外線通道,允許與紅外燈波長相同的紅外光線進來,這種辦法不增加成本,但色彩還原略差。
太平洋安防網告訴你,紅外夜視到底能做到多遠?技術到家的話,100米以上的紅外夜視系統并不是什么難事。技術到家,指的是必須同時精通紅外燈技術,紅外感應攝像機技術和紅外感應鏡頭技術,三者缺一不可。現在市場上產品,距離已經做到500米以上,只是造價比較高,民用市場還比較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