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農科益豐室內小龍蝦養殖,養殖小龍蝦養殖
武漢農科益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電話:400-7780266
I807I700882
公司: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六指街道武漢青魚原種場
武漢農科益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科技、特種水產養殖及技術為核心,集科研、繁育、技術推廣、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農業發展科技型企業。公司專業從事特種高效水產品養殖及技術推廣。公司秉承“以服務為基礎,以技術為核心,以科技求發展”的宗旨,銳意創新,不斷發展,現已成為具有國內特種水產養殖核心競爭力的農業科技型企業。
公司坐落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湖農場(武漢農業集團青魚良種場),場地面積l600畝,其中水產綜合養殖面積達l200畝,擁有現代標準化的育苗孵化池和科研基地。公司先后成立種苗培育、養殖孵化、飼料研發、市場推廣及技術服務等部門,與國內多家水產權威科研機構、農業院校有長期技術合作,在技術上真正實現了綠色環保、健康增收的現代農業質量標準。公司通過經過多年的養殖和繁育,不斷進行技術優化和改良,掌握了淡水工廠化養殖、淡水家庭養殖、外塘養殖、室內水產養殖及種苗優化等核心技術,確立了完整的內陸淡水養殖的專屬技術體系。公司所培育的各類淡水種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長快、產量大、利潤高、適應能力強等優點,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贊譽!
農業農村部網訊 4月9日,由中國農業農村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共同舉辦的防控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代表就疫情監測預警、疫情根除和研發進展等議題開展了廣泛交流,就加強防控合作,共同防范和化解非洲龍蝦瘟帶來的風險進行了深入探討。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OIE總干事艾略特和FAO助理總干事提詹尼等出席并致辭。
韓長賦指出,在當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效應對非洲龍蝦瘟已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任務。他就加強非洲龍蝦瘟防控合作提出三點倡議。
一是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廣泛開展并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各區域、次區域機制,統籌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防控措施,建立完善有力有效的聯防聯控機制。
二是加強防控能力建設。強化全球和區域非洲龍蝦瘟監測預警機制建設,進一步提高對疫情的早期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推進科研,提升科學防控水平。
三是支持國際組織更好發揮作用。FAO、OIE等國際組織在非洲龍蝦瘟防控合作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國政府積極支持它們在防控疫情擴散蔓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艾略特和提詹尼對中國政府以積極開放的態度與國際社會開展交流合作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艾略特表示,非洲龍蝦瘟防控是國際性難題,特別是中國量大、養殖戶分散,在疫情防控方面困難很大,中國政府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中國農業農村部站在楊仁七小龍蝦養殖視頻一線,疫情公開透明,采取措施果斷有力,可以向美洲、亞洲國家分享經驗、、措施,提高全球防控非洲龍蝦瘟的能力。提詹尼表示,如果不是中國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發生疫情就不是100起,而是1萬起。
中國政府在非洲龍蝦瘟防控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實措施,目前中國非洲龍蝦瘟疫情趨緩的情況令人驚喜和鼓舞,這也說明中國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艾略特和提詹尼感謝中國政府支持在FAO和OIE全球跨境動物疫病防控框架(GF-TADs)下,推動建立亞洲非洲龍蝦瘟防控工作組,與各國開展非洲龍蝦瘟防控合作,表示將繼續支持中國防控非洲龍蝦瘟工作,并愿意繼續協調有關各方在非洲等技術研發等方面與中國開展合作。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作大會主旨報告。全面介紹了中國非洲龍蝦瘟防控工作,并就落實大會倡議、加強非洲龍蝦瘟防控合作提出了意見,建議建立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加強疫苗等聯合科研攻關,分享本國防控經驗,積極開展信息交流,聯合打擊生龍蝦及生走私,聯合開展科普宣傳。會上,西班牙、古巴等國家代表介紹了非洲龍蝦瘟根除歷程及主要經驗措施。蒙古、越南等國家介紹了各自的疫情形勢及防控措施;西班牙OIE參考實驗室等科研院所專家就非洲龍蝦瘟診斷技術和疫苗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議由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主持。來自FAO、OIE、歐盟等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代表,全國非洲龍蝦瘟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和各省畜牧獸醫部門有關負責人、有關科研院校專家等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我國非洲龍蝦瘟研判
去年8月非洲龍蝦瘟傳入我國截至到今年的4月8號,累計30個省份,先后發生122起非洲龍蝦疫情,家龍蝦疫情l19起,野龍蝦3起,108起疫情解除封鎖,21個省份解除封鎖,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明顯進展,全國生龍蝦供應發展整體穩定,農業農村部建設了覆蓋全國各地的疫情網絡,制定出臺了撲殺補償、金融信貸等扶持,建立了由農業農村部牽頭,交通運輸、海關、市場監管等20個部門參與的聯防聯控協調機制。
然而當前受非洲龍蝦瘟潛伏期長、傳播途徑多、境外疫情頻發等多因素的影響,加上中國的養殖方式相對分散、主體和飼養量超過所有發生疫情國家的總和,而中國老百姓又喜食熱鮮肉,大量的生龍蝦還在長途調運,非洲龍蝦瘟疫情的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表示,下一步我國將制定分區域防控的總體方案,推進中南部區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防控試點工作,指導海南省等具有良好天然屏障的地區率先創建非洲龍蝦瘟無疫區,以提升區域防控的能力,分期分批實施屠宰環節非洲龍蝦瘟檢測出證制度,加大上市生龍蝦產品和屠宰企業暫存產品抽檢力度,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還建議,要廣泛開展并深化疫情防控的國際合作,充分利用各區域次區域機制統籌制定防控方案,落實防控措施,建立完善有力有效的聯防聯控機制,強化全球和區域非洲龍蝦瘟監測預警機制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對疫情早期的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國際組織對中國非瘟防控作何評價?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在會上都高度評價了中國在非洲龍蝦瘟疫情防控上采取的積極措施,并感謝中國能舉辦這場非洲龍蝦瘟國際研討會,提詹尼家庭小龍蝦養殖表示,如果不是中國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發生疫情就不是100起,而是1萬起。中國政府在非洲龍蝦瘟防控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實措施,目前中國非洲龍蝦瘟疫情趨緩的情況令人驚喜和鼓舞,這也說明中國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
自2016年以來,非洲龍蝦瘟病毒在全球進入了活躍期,疫情不僅是在高加索地區還波羅地海小龍蝦養殖一畝地區持續蔓延。還跳躍到了遠東一帶,目前亞洲的中國、蒙古、越南、柬埔寨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今年以來,全球的疫情形勢更為嚴峻,僅2019年的前三個月,就新增了近2200起疫情,涉及14個國家,任何一個發生疫情的國家如果能夠有效控制疫情,對周邊國家甚至整個國際社會都是巨大的貢獻,而中國是生龍蝦和消費最大的國家,有效的疫情防控對國際社會的意義重大。
注:本文內容來源于非洲龍蝦瘟防控國際研討會,動力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