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DMSZ-010[品名]★★天然瑪瑙手鐲★★[材質]瑪瑙[尺寸]***[顏色]如圖所示[瑪瑙產地]烏拉圭、巴西[包裝]普通包裝[承諾]純波蘭天然瑪瑙,假一賠十。所售商品100%與圖片相符![名稱由來]瑪瑙的英文名稱為Agate,來自希臘文的拉丁字。我國古書有關瑪瑙的記載很多,漢代以前的史書,瑪瑙亦稱 瓊玉 或 赤玉 。《廣雅》有 瑪瑙石次玉 和 玉赤首瓊 之說。瑪瑙一語來源于佛經,梵語本名 阿斯瑪加波 意為 瑪瑙 。可見佛教傳入我國后, 瓊玉 或 赤玉 才在我國改稱 瑪瑙 。《本草綱目》金石部第八卷記載:馬腦,釋名 瑪瑙 ,呈淡紅色,象馬的腦,故叫 瑪瑙珠 。[礦物形態]瑪瑙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塊狀而形成各種構造,如乳房狀、葡萄狀、結核狀等,常見的為同心圓構造。顏色不一,視其所含雜質種類及多寡而定,通常呈條帶狀、同心環狀、云霧狀或樹枝狀分布,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紅棕色為最常見,黑色、藍色及其他顏色亦有。條痕白色或近白色。蠟樣光澤,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6.5~7。比重2.6~2.7。系各種顏色的二氧化硅膠體溶液所形成,充填于巖石的裂隙或洞穴內。[化學成分]為礦物石英的隱晶質變種之一。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由于與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復成層。因其夾雜氧化金屬,顏色可從極淡色以至暗色。用鐵、鈷、鎳等鹽類,任它們自然滲透于硅酸凝膠中,能人工制成瑪瑙,天然瑪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藥材]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淺紅色、橙紅色至深紅色,呈條帶狀或云霧狀色彩,透明至半透明,表面平滑或凹凸不平,具蠟樣光澤。質硬而脆,易砸碎,斷面略平滑。氣無,味淡。能溶于氟化氫及氫氧化鉀溶液中。[瑪瑙功效]①《本草拾遺》:主辟惡,熨目赤爛。②《綱目》:主目生障翳,為末,日點。③《本草經疏》:瑪瑙同珊珊輩為末,點目去翳障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