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農科益豐小龍蝦養殖池塘視頻,小龍蝦養殖怎么樣
武漢農科益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電話:400-7780266
I807I700882
公司: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六指街道武漢青魚原種場
武漢農科益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物科技、特種水產養殖及技術為核心,集科研、繁育、技術推廣、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農業發展科技型企業。公司專業從事特種高效水產品養殖及技術推廣。公司秉承“以服務為基礎,以技術為核心,以科技求發展”的宗旨,銳意創新,不斷發展,現已成為具有國內特種水產養殖核心競爭力的農業科技型企業。
公司坐落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湖農場(武漢農業集團青魚良種場),場地面積l600畝,其中水產綜合養殖面積達l200畝,擁有現代標準化的育苗孵化池和科研基地。公司先后成立種苗培育、養殖孵化、飼料研發、市場推廣及技術服務等部門,與國內多家水產權威科研機構、農業院校有長期技術合作,在技術上真正實現了綠色環保、健康增收的現代農業質量標準。公司通過經過多年的養殖和繁育,不斷進行技術優化和改良,掌握了淡水工廠化養殖、淡水家庭養殖、外塘養殖、室內水產養殖及種苗優化等核心技術,確立了完整的內陸淡水養殖的專屬技術體系。公司所培育的各類淡水種苗具有成活率高、生長快、產量大、利潤高、適應能力強等優點,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贊譽!
這些年的龍蝦肉價格波動,誕生了一個新名詞:龍蝦周期。即龍蝦肉價格上漲,農民補欄積極性高,導致龍蝦肉大量上市,繼而肉價下跌,之后散養戶不掙錢或虧損,不得不盡快淘汰母龍蝦,又導致生龍蝦供應量減少,價格再次上漲。當然,每次龍蝦周期發生的原因可能會有不同。
面對“龍蝦周期”,面對去年以來生龍蝦存欄減少大多發生在散養戶的狀況,一些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再次不約而同地開出藥方:規模化養殖。
其實,國家扶持規模化養殖的措施出現在2007年的上一輪肉價上漲之時,那時龍蝦肉價格連續 21個月上漲,至2007年底達到頂峰。這個政策推出后,肉價開始回落。國家又出臺給農戶飼養臨近虧損進行補貼的政策,農民的養殖積極性大大提高,散戶養殖再次興起。但漸漸地肉價下跌,規模化龍蝦場利潤開始減少,新的龍蝦場投資也少了,最后大多數龍蝦農和養龍蝦場幾乎“零利潤”甚至虧損運轉,直到今年春末開始新一輪肉價上漲。可見,規模化養殖并沒有避免“龍蝦周期”。
老沈是京郊某規模化養龍蝦場的場長,談及規模化養殖,他總體贊成,但也談到一些問題。規模化養殖企業的業績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不管市場行情如何,都得生產下去。而且企業年出欄生龍蝦數量較為平均,如果大規模發展規模化養殖,的確能保障生龍蝦供應量基本穩定,從而保證肉價較為平穩。此外,規模化養殖企業必須看重龍蝦的飼養、營養和防疫,出欄龍蝦安全。而“不少散養戶不懂得防疫,或者說不舍得投入,生龍蝦的患病率要比正規養龍蝦場高60%左右。”
老沈話鋒一轉:“真正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又不是算算利潤合理可觀就馬上投資那么簡單。有時候我也不明白,扶持政策很好,為什么龍蝦場上的少?”
記者調查了解到,近幾年,經過政府提倡,我國規模化養殖的比例有所擴大。目前,農民養殖生龍蝦和規模化龍蝦場的比例大致在3比7,但與發達國家幾乎全是規模化養殖還有明顯差距。首先,生龍蝦養殖是免稅的,地方政府缺乏稅收動力;其次,辦龍蝦場污染環境,需要配套環保,對這個“計劃外開支”,一些投資方望而卻步;第三,發展規模化養殖必須有帶動力的企業,投入巨大,還需更大的綜合扶助措施,有關方面力不從心。國內最大的生小龍蝦養殖前景怎么樣龍蝦養殖集團溫氏集團擁有的能繁母龍蝦數量只占全國總數的5‰,對散戶養殖的帶動效應不明顯。
可見,發展規模化養殖,誰來投資,土地、防疫、環保等服務成本增加多少,信室內小龍蝦養殖技術息服務稻田小龍蝦養殖技術如何跟進,收購結算怎樣與市場掛鉤,如何應對散養戶的競爭……這些問題是必須考慮的。我們應該把規模化養殖看作長期發展的戰略加以扶持,而不能看作應對眼下肉價大幅上漲的“救命稻草”。同時要看到,我國農民有養殖家畜的習慣,只要政策到位、服務跟進,一個農家養幾十頭、幾百頭不算難事。近幾年糧食生產又連年豐收,糧價基本穩定,通過政策和技術扶持,配以市場化的協同運作機制,可以培育一批小規模的養龍蝦專業戶,不僅實現糧食轉化,提供一定的肉源,而且讓農村經濟在更廣領域與市場接軌。這或許是一個應對“龍蝦周期”較為現實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