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制備:
1、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如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先加入2/3的用水量攪拌2~3分鐘,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
2、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
3、現場使用時,嚴禁在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外摻料。
4、推薦用水量:13~15% 。
5、 參考用量計算:kg/m3。
新聞:烏蘭察布膨脹水泥廠家生產為開發新型砂漿外加劑和有效利用造紙黑液,研究了造紙黑液的引氣性、表面活性及其對砂漿工作性、保水性、凝結時間及抗壓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造紙黑液具有良好的引氣性能和表面活性;當造紙黑液摻量(質量分數)為0.3%時,砂漿經時2h的稠度損失率為12.3%,凝結時間比基準空白砂漿延長4.9h,保水率比為108.6%,硬化砂漿14d的黏結強度比為115%,28d抗壓強度為30.9MPa;0.3%造紙黑液與適量的促凝劑復配可滿足JG/T 426—2013《抹灰砂漿增塑劑》的各項規定.
二、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施工說明:
1、基層處理: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并清除積水。
2、支設模板:
(1) 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建議使用901塊速堵漏劑或YJS-400封縫膠)、膠帶等封縫,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 (2)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3、灌漿施工:
(1) 二次灌漿工藝應符合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施工工藝的要求。
(2) 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應采用跳倉法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不應超過5m。
(3) 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時,應從設備底座或一側開始灌漿。
(4) 設備基礎二次灌漿前,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
4、二次灌漿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二次灌漿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多點進行灌漿,直至從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灌漿過程中的排氣,不得從四側同時進行灌漿。
(2) 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3) 在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必要時可用灌漿助推器沿灌漿層底部推動灌漿料,嚴禁從灌漿層的中、上部推動,以確保灌漿層的勻質性。
(4) 設備基礎灌漿完畢后3~6小時沿設備邊緣向外切45℃斜角,以防止自由端產生裂縫。如無法進行切邊處理,應在灌漿后3~6小時用抹將灌漿層表面壓光。
新聞:烏蘭察布膨脹水泥廠家生產對各類化學物質的有效檢測在環境控制、食品安全、衛生、工業生產以及防事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光線、溫度與壓力等激的靈敏感知在人工智能、人口界面等科研前沿領域也不可或缺.基于有機場效應晶體管的傳感有低成本、易制備、器件微型化便攜、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等一系列優勢,因而在上述科研與應用領域大有用武之地.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黃佳教授在家"青年千人計劃"、上海市科委基礎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