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新聞:齊齊哈爾C80設備地腳螺栓灌漿料(施工指導)
產品簡介
膠泥由水型飽和基改性樹脂、助劑和硬質填料精配而成。具有微膨脹、強度高、韌性好、耐腐蝕以及與各種介質基層的粘結力好等特點,并可用于潮濕基層。
本文敘述了玻璃纖維的特性、用途、質量影響因素及玻璃纖維的發展歷程。實驗研究了涂油器位置、集束裝置類型、排線器形狀、拉絲機距離、繞絲筒尺寸和冷卻器尺寸等對電子玻璃纖維拉絲張力的影響,對不同條件下獲得的D450紗線進行毛羽檢測。通過分析拉絲張力、毛羽數量與拉絲工藝之間的關系,確定電子玻璃纖維的拉絲工藝。
產品特點
1、常溫施工:常溫條件下各組分材料、施工及混凝土基面均不需要加熱,易于施工操作。
2、韌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韌性和抗沖擊性能,能夠抵抗外力引起的變形,降低體系產生的內應力,提高材料的適應性能。
3、與混凝土的匹配性:具有良好的抗老化和抗碳化性能,涂層能與混凝土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實現同步變形,避免了因兩種材料的脹縮性能差異太大而使界面應力過大,造成涂層脫空、開裂。
4、能夠適用于干燥面、潮濕面、低溫環境以及抗推移質等不同條件下的施工需要。
5、粘結力強:本品對混凝土、大理石、玻化磚、玻璃、鋼板以及各種光滑基層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且具有防水、抗滲、耐酸堿性能。
對普通混凝土、鋼纖維增強混凝土、耐堿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及聚丙烯纖維增強混凝土進行了抗碳化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纖維增強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優于普通混凝土;3種纖維增強混凝土中,抗碳化性能的是聚丙烯纖維增強混凝土,其次是耐堿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再次是鋼纖維增強混凝土.

產品用途
1、用于水工建筑物過流面的抗沖磨損、抗氣蝕與抗凍融保護,以及破壞后的修復。
2、用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修補以及補強與加固處理。
廠家新聞:齊齊哈爾C80設備地腳螺栓灌漿料(施工指導)在分析改性前后植物纖維表面性狀差異的基礎上,研究了植物纖維改性狀況、種類和摻量對黃河泥沙基生土材料力學性能、耐水性和微觀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黃麻纖維和秸稈纖維經過改性作用后,其表面積和粗糙度顯著提高;當改性黃麻纖維摻量(體積分數)為0.8%~1.2%時,生土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耐水性均顯著提高;當摻入原狀黃麻纖維時,生土材料的抗壓強度隨著其摻量的增加而降低;當摻入原狀和改性秸桿時,生土材料的耐水性隨著其摻量的增加而降低;改性黃麻纖維與基體材料之間黏結緊密,能起到增強生土材料的作用.

施工工藝
基面處理:
對混凝土基礎表面進行處理,清除基面上的皮、水泥凈漿表層或松動顆粒等使其露出堅實基層,并清除表面沙粒、粉塵、油脂等。
二、材料配制:
1、檢查產品外包裝,規格、型號、生產日期,確保產品在廠規定的保質期內。
2、打開包裝桶蓋,檢查內裝A料、B料、C料均無破損、漏灑、受潮結塊現象,每桶中的裝配比例為A料:B料:C料=1:3:16。
3、攪拌配料時,先將A料和B料按照1:3的比例倒入桶中攪拌混合均勻,然后邊攪拌邊緩慢加入C料,直至攪拌成均勻的膠泥狀。
三、施工說明:
1、根據工程施工要求,用抹將配制好的膠泥涂抹在被修補部位,涂抹時要邊壓實邊抹光,完工3~14天后即可投入使用。
2、參考用量約為2000kg/m3。
通過模壓工藝制備了短切碳纖維/空心玻璃微珠(K46)/樹脂復合材料,并對復合材料的斷面形貌、密度、抗壓強度和水率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碳纖維含量的增加,復合材料密度變化較小,抗壓強度上升,當碳纖維含量為4%時,抗壓強度,微珠含量分別為50%、55%、60%的復合材料的抗壓強度分別為68.9MPa、65.1MPa、57.2MPa;隨碳纖維含量的增加,復合材料飽和水率下降,當碳纖維含量為4%時,微珠含量為55%、60%的復合材料達到飽和水率,分別為0.81%、1.15%。

注意事項
1、配制好的膠液應在45分鐘內用完,嚴禁使用未拌合均勻或已處于初凝狀態的膠泥。
2、A料和B料存放時間較長后會出現輕微分層現象,使用前應先搖勻方可使用。
根據氯離子在混凝土中的傳輸機制,從交變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的疲勞損傷入手,基于裂紋面積來表征氯離子擴散系數,從微觀角度定量分析了疲勞損傷對混凝土裂紋面積擴展值的影響;根據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交變荷載作用下損傷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傳輸模型,并給出了其解析解.結果表明:所建模型計算結果與室內試驗結果吻合良好,說明交變荷載作用下損傷混凝土中氯離子傳輸模型所應用的理論和提出的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包裝儲存
1、標準包裝規格為:20±0.5公斤/桶,不燃、不爆,可按般貨物運輸。
2、本品宜儲存在干燥、陰涼處,儲存期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