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作 者】吳蔚 【出版日期】2005-12【開 本】16開【頁 數】387【I S B N】9787561328231【精簡裝】平裝【市場價】35元 【內容簡介】 甲申年對中國人的特殊含義,除了驚心動魄的風云變幻外,期間反映出的中國的特點和劣勢,一直影響到中國近你那段最慘烈的歷史,甚至影響到今天,也許還將影響到中國的未來。 1644年3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兵不血刃攻下了明朝京師 北京城,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自縊身亡。1644年4月,山海關外的多爾袞軍得到明朝驍將吳三桂的邀請,入關與李自成在山海關決戰,隨即將登基才一天的大順朝皇帝李自趕出了北京城。滿清六歲的順治帝福臨輕而易舉登上了紫禁城元、明兩代十四個皇帝的金鑾寶座,從此開始了歷時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的統治。1644年8月,張獻忠帶兵入川,攻陷成都,在成都稱帝,改元大順,建立了大西政權。 拿紀年來說,1644年是明朝的崇禎十七年,清朝的順治無年、大順政權的永昌元年、大西政權的大順元年。這四種紀年代表著四個互相敵對的政權,延續著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爭斗,其間折射出的士大夫和普通空的心態,更是耐心尋味,令人不勝唏噓 這就是驚心動魄的1644年,一個風云突變,天翻地覆的年代。【目錄】序第一編甲申國變楔子崇禎與李自成的糾纏崇禎上吊李自成進北京流民和叛亂李自成的崛起崇禎的難處李自成的運氣崇禎最后的一張王牌南遷最后的議和李自成的速勝崇禎與皇太極的較量崛起的滿清薩爾滸大戰三名師才凌遲的悲劇崇禎眼中袁崇煥的忠誠度另一座長城死亡的遺留問題祖大壽的投降洪承疇的投降大勢已去李自成與多爾袞的運氣【作者簡介】吳蔚,女,曾經是IT人,現專職寫作。從小涉獵廣博,雖是理工科出身,但才思敏捷,文史工底深厚,喜愛并擅長舞文弄墨。已經發表文學類的小說和散文數十萬字;已出版的歷史類讀物有《歷史的智慧 新三十六計》、《水之道》等;還參與了多部電視劇的編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