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供應 » 辦公、文教 » 庫存圖書 » 供應華圖公務員名家講義 判斷推理模塊寶典(第5版)

供應華圖公務員名家講義 判斷推理模塊寶典(第5版)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規 格: 行業標準 
單 價: 面議 
起 訂:  
供貨總量: 99999
發貨期限: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貨
所在地: 浙江 杭州市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7 07:58
瀏覽次數: 3
詢價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供應華圖公務員名家講義 判斷推理模塊寶典(第5版)】詳細說明
此寶貝的正確信息如下:【教材名稱】華圖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判斷推理模塊(第5版)推理考點在哪里判斷要點在哪里快讀技巧在哪里快解訣竅在哪里盡在其中一點就通超值贈送:華圖網校價值20元學費抵用券【編著】付連奎伍景玉【審定】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4149060【版、印次】2010年5月第5版第1次印刷【開本】850*11681/16【字數】528千字【頁數】254頁【重量】462克【特別提醒】除地域外,郵費根據重量算,用購物車拍下的買家請確認郵費后再付款!謝謝合作!以免引起誤會!【質量目標】正版書籍,客戶滿意【新舊程度】全新【定價】40.00元. 【作者簡介】 付連奎 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研究員,邏輯學專家,獨創判斷推理部分的應試方法,將復雜問題變簡單,使考生在短時間內找到解題的捷徑。伍景玉 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教研室主任。資深公務員考試錄用培訓專家,華圖公務員考前培訓輔導教材、試卷主編,編寫并出版《面試全程攻略》、《公共基礎知識》、《申論》、《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申論通用題庫》等教材。精通公務員考試的各門科目的教學,方法獨特、見解深刻,是公務員錄用考試培訓實力派代表。【目錄大綱】第一篇 邏輯判斷第一章考情綜述1第一節邏輯判斷題型題量概述1第二節邏輯判斷命題解讀2第三節邏輯判斷考查趨勢預測2一、試題日趨綜合化2二、試題難度穩步升級2三、 高分才能獲勝 趨勢必然2四、 超前備考,急用先學 時興3五、重視原理,苦練基本功3第二章邏輯判斷快速制勝十二招5一、條件能確定 相關做推演5二、條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7三、確定條件多 排除做首選9四、條件不確定 假設是關鍵11五、閱讀要分清 論據和論點13六、選項要證據 直觀是答案17七、 以偏概全 錯 部分不推 全 19八、具體有疑問 概括選宏觀20九、概念有內涵 當心被偷換22十、強弱相比較 選 最 才保險23十一、發現關聯詞 規則用在先24十二、分析數據比 謹防基數變30第三章核心考點之概念分析33第一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33一、概念的內涵33二、概念的外延33三、概念的周延性34四、運用概念的邏輯錯誤34第二節概念之間的關系35一、概念之間的關系35二、概念關系推理(以三段論為例)39真題強化訓練(1) 40第四章演繹推理44第一節命題和推理44一、命題44二、推理45第二節復合命題推理及錯誤警示45一、充分條件命題、推理及錯誤警示45二、充分必要條件命題及四個推理規則46三、選言命題及推理規則47四、聯言命題及推理規則47五、德 摩根定律(負命題)及等值命題考點48真題強化訓練(2)49第三節直言命題及推理54一、直言命題的結構54二、直言命題的四種形式54三、直言命題的變化形式55四、直言命題的對當關系和推理55真題強化訓練(3)57第四節模態命題及推理(簡介)59一、模態命題59二、模態推理59三、必須熟記的語句轉換60真題強化訓練(4)60第五節邏輯矛盾解析63一、邏輯矛盾的特征63二、邏輯矛盾的類型63真題強化訓練(5)65第五章核心考點之求證與反駁68第一節論證三要素68一、論題68二、論據68三、論證方式(證明的形式或方法)68第二節歸納求證(非演繹推理)68真題強化訓練(6)69第三節結論型解析73一、什么是 推出結論 73二、對 推出結論 題型的識別方法73三、解析對策73真題強化訓練(7)74第四節支持論證型解析78一、什么是支持論證78二、對 論據不足 題型的識別方法78三、解析對策78真題強化訓練(8)79第五節反駁題型識別及解析對策84一、對論題的反駁84二、對論據的反駁85三、對論證方式的反駁85四、識別及對策85真題強化訓練(9)86第六章核心考點之智能推理91第一節矩陣解析法91一、矩陣解析方法91二、表列方法要領91第二節假設分析法92一、假設解析方法92二、預設的要點93第三節疊列推演法94真題強化訓練(10)95第二篇 圖形推理第一章考情綜述103一、圖形推理題型題量概述103二、圖形推理命題規律解讀103三、圖形推理考查趨勢預測104第二章看圖技巧105第一節素105一、元素組合六步看(針對九宮圖)105二、雜亂圖形找共性112三、圖形重組看形數113四、同形組合看方位115五、異類元素看趨勢115六、個性元素看形狀115七、元素自變看增減116八、其他個案剖綜合116第二節數116一、有線出頭可數數116二、單位組圖可數數117三、字母漢字可數數118四、其他個案剖綜合119第三節形120第四節位121一、旋轉組圖定方向及角度121二、位移圖形看方向及長度122三、折疊圖形找相鄰及特征123四、翻轉組圖看次數及再變125五、綜合題目加數形126第五節素數形位綜合運用127一、素數位結合127二、素數結合127三、素和位127四、數位結合128第三章圖形推理考點129第一節綜合推理129一、對比推理129二、類比推理137第二節類型綜合143一、圖形類比推理143二、九宮格圖形推理146三、圖形對比推理149四、圖形折疊153五、圖形重組155六、圖形延續推理157七、圖形拼合162第四章真題實戰171一、2010年國家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圖形推理部分(56 65題)171二、2010年浙江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圖形推理部分(36 43題)173三、2010年江西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圖形推理部分(56 60題)175四、2009年湖南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圖形推理部分(66 70題)176五、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圖形推理部分(71 80題)178第三篇 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事件排序第一章考情綜述181第二章定義判斷182第一節題型與技巧分類精講182一、關鍵信息法182二、定義的成分解題法189三、定義的 屬 加 種差 解題法190第二節考點突破191第三節真題實戰198一、2010年國家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66 75題)198二、2009年北京市應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46 55題)201三、2009年湖南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71 80題)204四、2009年浙江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76 80題)206五、2009年河北省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71 80題)208第三章類比推理211第一節概述211一、試卷提示211二、解析思路211第二節題型與技巧分類精講212一、傳統型212二、填空型212三、連鎖型212第三節考點突破213一、同一關系213二、包含關系213三、分解關系213四、交叉關系214五、對應關系 214六、屬性關系214七、并列關系215八、充分條件關系(逆向必要)215九、因果關系216十、反變關系216第四節真題強化訓練217第四章事件排序224第一節概述224第二節題型與技巧分類精講224一、分清首尾224二、緊密連接225三、邏輯定位225第三節真題強化訓練226第四篇 強化練習強化練習一229強化練習二238強化練習三247【內容節選】  第二章邏輯判斷快速制勝十二招  邏輯判斷試題考點內容豐富,形式變化靈活。考生在熟悉普通邏輯常識的同時,了解掌握快速閱讀、快速解答的方法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這些方法之間既有相互關聯性,又有整體普適性。熟練掌握這些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條件能確定相關做推演  試題中,題干必然要給出一些確定的或不確定的條件,然后要求考生根據這些條件快速求解。面對試題,從哪里 撕開裂口 ,然后讓解析的思路一氣呵成,這是快速解析的關鍵。  當試題中已經給出某個確定條件時,這個既定的條件就是切入點,繼續搜索與其相關的條件關聯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結果再作為確定條件,繼續尋找相關條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這樣的方法稱做 關聯推演法 。  既定條件是指直接斷定對象具有某種屬性或特征的條件。  如:上海人是編程工程師,北京人是翻譯。  凡屬假設的語句或否定的語句,都不是既定條件。  如:若上海人是編程工程師,則北京人是翻譯。(假設的條件未確定)  上海人不是醫生。(否定的條件未確定)  需特別指出的是:  1.有些看似否定的語句,實際是既定條件。  如:甲不是女的。--可知甲是男的。  2.在直觀上不能確定的條件,但經過相關關系可推斷出既定條件。  如:甲、乙、丙三人分別是警官、檢察官和法官,甲和法官是朋友,乙和法官是同鄉。--可推知丙是法官。  請看試題:  例1.(國考2010-82)甲乙丙丁四人的車分別為白色、銀色、藍色和紅色。在問到他們各自車的顏色時,甲說: 乙的車不是白色的。 乙說: 丙的車是紅色的。 丙說: 丁的車不是藍色的。 丁說: 甲、乙、丙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車是紅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   如果丁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車是白色的,乙的車是銀色的  B.乙的車是藍色的,丙的車是紅色的  C.丙的車是白色的,丁的車是藍色的  D.丁的車是銀色的,甲的車是紅色的  【答案】C  【解析】(1)確定條件是:丁說真話。丁說: 有紅車的人說真話 ,從這個條件入手,找與 紅車 相關的條件推演;  (2)乙說的話與紅車相關,乙說: 丙的車是紅色的。 可以推出乙、丙都說假話;  (3)根據丙說假話,推出丁是藍車;  (4)根據乙、丙說假話,推出甲說真話是紅車、乙是銀車、丙是白車、丁是藍車。  例2.(國考2009-97)甲、乙和丙,一位是山東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現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齡大,甲和河南人不同歲,河南人比乙年齡小。  由此可以推知( )。  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齡小  C.河南人比山東人年齡大D.湖北人年齡最小  【答案】D  【解析】(1)先根據兩個與 河南 相關的條件:甲和河南人不同歲,河南人比乙年齡小,可推斷: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繼續推斷:丙是河南人。  (2)通過題干中兩個 否定的條件 ,推斷出確定條件 丙是河南人 。再從這個確定的條件入手,找相關的條件推演。  (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齡大,比乙年齡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齡最小。如圖:  湖北人丙乙 右側為年齡大者  (甲)(河南人)(山東人)  以上排列可見,甲是湖北人,年齡最小。  例3.(江蘇C類2009-47)如果選購了股票,則不能投資期貨;只有投資期貨,才能投資郵票;或者投資郵票,或者投資外匯;但是最近投資外匯風險太大,不能操作。  據此,可以推出( )。  A.選購股票B.不選購股票C.不投資郵票D.不投資期貨  【答案】B  【解析】(1)整合題干:  ①股票 不期貨  ②郵票 期貨  ③郵票 外匯  ④-外匯  (2)由確定條件 -外匯 入手,由(3)、(4)可推知 投資郵票 ;  (3)現已確定 投資郵票 ,再由(2)、(1)可推出 -股票 。  例4.華仔、榮光和陳龍分別飾演或者甲、或者乙、或者丙三個角色:陳龍第一次與榮光的女友在劇中扮演既幽默又滑稽的角色。劇中甲是艦長的下屬,乙是甲的助手。飾演艦長的人扮相最沉穩,劇中有戀人,但在生活中沒有。由此可見( )。  A.華仔飾演丙 B.榮光飾演丙  C.陳龍飾演丙 D.華仔飾演乙  【答案】A  【解析】(1)題中能確定的條件是:演艦長的人扮相最沉穩,劇中有戀人,生活中沒有;  (2)與 沉穩 和 生活戀人 相關的條件是:陳龍第一次與榮光的女友在劇中扮演既幽默又滑稽的角色。可推知:艦長是華仔扮演。  (3)再根據:劇中甲是艦長的下屬,乙是甲的助手,可推知甲和乙都不是艦長,而丙是艦長。  【提示】題中 誰是甲 誰是乙 就無需再推斷了。  例5.(廣東2009-77)甲、乙、丙三人,他們的職業有律師、醫生和教師。已知:  (1)丙的收入比教師高;  (2)甲的收入和醫生不同;  (3)醫生的收入比乙少。  請根據上述情況,判斷甲、乙、丙分別是什么職業?( )  A.甲是律師乙是教師丙是醫生B.甲是教師乙是醫生丙是律師  C.甲是教師乙是律師丙是醫生D.甲是律師乙是醫生丙是教師  【答案】C  【解析】從確定條件(2)、(3)入手,可推出醫生既不是甲也不是乙。醫生是丙。排除B、D。  現在已經確定醫生是丙,找與醫生相關的條件進行推演。由(1)、(3)可知乙不是教師,因此,乙是律師。  【提示】關聯推演法在邏輯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決分析問題從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后面介紹的概念關系推理、充分命題推理等都要用到這個方法。  【小結】快讀:發現確定條件,搜索與其相關;  快解:繞過其余干擾,連續推出答案。  二、條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各地公務員考試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試題:  甲說:我會游泳;  乙說:甲不會游泳;  丙說:乙不會游泳;  丁說:我們有三個人會游泳。  以上只有一個人說假話,那么究竟誰說真話,誰說假話?誰會游泳,誰不會游泳?  這類試題中的條件都沒有確定,但其中的矛盾顯而易見,這就是典型的利用矛盾解析的試題。細數歷年真題, 矛盾 類試題在全國各地公務員考試中反復出現。解析這類試題,關鍵是要找到條件之間的邏輯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邏輯矛盾?簡明地說,兩個不同的判斷中,如果一定存在一個真、一個假的情況(不必明確哪個真、哪個假),那么,這兩個判斷就是矛盾的。比如: 這馬是白的 和 這馬不是白的 就構成了邏輯矛盾。兩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 這馬是白的 和 這馬是黃的 就不是邏輯矛盾。雖然它們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紅色的馬呢?  兩個矛盾的命題必然一真一假。那么,無論是只有 一真 或是只有 一假 的情況,這 一真 和 一假 都包含在矛盾命題中,其余命題的真、假就完全明確了。如:在只有 一真 的情況下,這個 真 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題就都是假的;反之亦然。  了解了這些常識,就可以用 鎖定 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題。根據:  甲說:我會游泳  乙說:甲不會游泳  這兩個人的話是矛盾的,必有 一真 和 一假 ,再根據題干條件:只有一人說假話。那么這個說假話的人就在甲和乙之間,其余的丙和丁都是說真話的。根據丙的真話 乙不會游泳 ,斷定:乙不會游泳;再根據丁的真話 我們有三個人會游泳 ,斷定:除乙外,其余人都會游泳。至此,所有的疑問都清楚了:甲、丙、丁都說真話,也都會游泳;只有乙說假話,且不會游泳。這是為說明矛盾類型題的 解析原理 設計的一個簡單例題。下面我們介紹考試中出現的真題。  例1.(河北2009-92)國王要為自己的女兒挑選一個最聰明勇敢的女婿,他向所有的求婚者宣稱他已經把公主和兩只獅子分別關進了三間房子,然后在三間房子門上分別寫了一句話,讓求婚者們去打開自己認為可以打開的門。第一間房門上寫著: 這間房子里有獅子。 第二間房門上寫著: 公主在第一間房子里。 第三間房門上寫著: 這間房子里有獅子。 其實這三句話中,只有一句話是真的。  據此可以推斷( )。  A.公主在第一間房子里B.公主在第二間房子里  C.公主在第三間房子里D.三間房子里關的都是獅子  【答案】C  【考點】邏輯矛盾  【解析】(1)整合題干:  ①第一間: 有獅子 ;  ②第二間: 公主在第一間 ;  ③第三間: 有獅子 。  (2)根據題干條件 只有一句真話 ,選擇 找矛盾 解析,①、②矛盾,真話必在其中。由此推出,第三間房門上寫的是假話,所以,第三間房子里沒有獅子。因此,公主在第三間房子里。  例2.(北京應屆2009-37)關于某公司職員的工作狀況進行如下三個描述: 該公司所有職員都恪盡職守 , 該公司職員并不都恪盡職守 , 文茜女士恪盡職守 ,其中有兩個描述是假的。  根據題干,仍不能確定下面哪個選項的真假?( )  A.文茜女士未恪盡職守B.該公司所有職員都不恪盡職守  C.該公司有些職員不恪盡職守D.該公司所有職員都恪盡職守  【答案】B  【考點】邏輯矛盾  【解析】(1) 該公司所有職員都恪盡職守 與 該公司職員并不都恪盡職守 矛盾。其中必有一真一假,唯一的 真 就在其中,所以:剩余的 文茜女士恪盡職守 必然是假的。  (2)接續推出 該公司所有職員都恪盡職守 必然假,因為 文茜女士不恪盡職守 。唯一真的是 該公司職員并不都恪盡職守 。  (3)于是可知:A真,C真,D假。而B真假不能確定。  例3.(廣西2009-86)黃某說張某胖,張某說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說自己不胖。如果四人陳述只有一個錯,那么誰一定胖?( )  A.僅黃某B.僅張某C.僅范某D.僅張某和范某  【答案】B  【考點】邏輯矛盾  【解析】(1)題干確定的條件是:四人中只有一人是錯的;  (2)條件有矛盾的是 張某說范某胖、范某說自己不胖 ,他倆之中必有一真一假,那么黃某和覃某就是對的;  (3)由上述可推出, 覃某說自己不胖 黃某說張某胖 都為真。  例4.(廣東2008-76)在向南方雪災受災地區的捐款活動中,某慈善組織收到一筆10000元的匿名捐款,該組織經過調查,發現是甲、乙、丙、丁四個人當中的某一個捐的。慈善組織成員對他們進行求證時,發現他們的說法相互矛盾:  甲說:對不起,這錢不是我捐的。  乙說:我估計這錢肯定是丁捐的。  丙說: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說:乙的說法沒有任何根據。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個說了真話,那么到底誰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考點】邏輯矛盾  【解析】(1)題中乙和丁所說矛盾,四人唯一的真話在這兩者中,其余二人的話都假。  (2)從甲的假話 對不起,這錢不是我捐的 即可推出:錢是甲捐的。  【小結】快讀:遇到真假變化,不必詳讀分清。  快解:揪出邏輯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倘若真假未明,輔助假設可行。  識別矛盾是找到矛盾的關鍵。如果不能準確地識別矛盾,那么找到矛盾就是空話。邏輯矛盾的類型有一定的量(復合矛盾、量化矛盾、模態矛盾等),全國各地試題對矛盾類型的變化運用越來越靈活。備考可參考本書稍后介紹的直言命題推理、模態命題推理、矛盾律、排中律綜合解析部分的有關常識和各類習題,以進一步增強對矛盾類型題的解析能力。  三、確定條件多排除做首選  當試題中只給出一個確定的條件,我們就 盯住 這個條件,快速尋找與這個條件相關聯的其他條件。可是,有些考題給出的確定條件有兩個以上,甚至更多,這就有可能在四個選項中有不符合條件的選項。若能直觀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則不必運用其他方法。只要把條件代入,并排除與條件不符的選項,就可快速找到正確答案。  例1.(北京應屆2009-34)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資極高的藝術家,他們分別是舞蹈家、畫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確定其中每個人所從事的專業領域。  已知:  ①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②畫家曾為乙和作家畫過肖像。  ③作家正準備寫一本甲的傳記,他所寫的丁的傳記是暢銷書。  ④甲從來沒有見過丙。  下面哪一選項正確地描述了每個人的身份?( )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畫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畫家  C.甲是畫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畫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答案】B  【考點】排除法  【解析】(1)根據條件① 甲和丙出席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推知甲和丙不是歌唱家,排除A和C。  (2)根據條件② 畫家曾為乙和作家畫過肖像 ,推知畫家不是乙,排除D。答案為B。  例2.(廣西2009-89)有四個外表看起來沒有分別的小球,它們的重量可能各有不同。取一個天平將甲、乙放一組,丙、丁為另一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將乙和丁對調一下,甲、丁一邊明顯地要比乙、丙一邊重很多。可奇怪的是我們將天平的一邊放上甲、丙,而另一邊剛放上乙,還沒有來得及放上丁時,天平就壓向了乙一邊。  則四個球由重到輕的順序是( )。  A.乙、丁、甲、丙B.丁、乙、丙、甲  C.乙、甲、丁、丙D.丁、乙、甲、丙  【考點】排除法  【答案】D  【解析】(1)通過整理題干,可知:甲、乙=丙、丁。  (2)通過:甲、丁>乙、丙,可知丁>乙。因此可以排除A、C。  (3)通過:甲、乙=丙、丁,丁>乙,可知甲>丙。因此排除B。答案為D。  【提示】對于題干中條件較多的題,也可把題干條件一一分析,然后得出答案。這種方法相對費時間,為節省時間,可使用排除法。  例3.(江蘇A類2009-54)某領導決定在王、陳、周、李、林、胡等6人中挑幾人去執行一項重要任務,執行任務的人選應滿足以下所有條件:王、李兩人中只要一人參加;李、周兩人中也只要一人參加;王、陳兩人至少有一人參加;王、林、胡3人中應有兩人參加;陳和周要么都參加,要么都不參加;如果林參加,李一定要參加。  據此,可以推出( )。  A.王、陳不參加B.林、胡不參加  C.周、李不參加D.李、林不參加  【答案】D  【考點】排除法  【解析】(1)為直觀,我們可將題干中的條件用約定的符號表達如下:  ①王/李;(要么王,要么李)  ②李/周;(要么李,要么周)  ③王 陳;(王或陳至少一個)  ④王、林、胡有2人參加;  ⑤陳,周/-陳,-周;(陳、周要么都參加,要么都不參加)  ⑥林 李。(林參加,李就一定參加)  (2)根據③ 王 陳 ,可以排除選項A 王、陳不參加 。  (3)根據④ 王、林、胡有2人參加 可以排除選項B 林、胡不參加 。  (4)根據② 李/周 ,可以排除選項C 周、李不參加 ,答案為D。  例4.(北京應屆2008-33)高中同學聚會,甲、乙、丙在各自的崗位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績,成為了教授、作家和市長。另外:  ①他們分別畢業于數學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②作家稱贊中文系畢業者身體健康。  ③物理系畢業者請教授寫了一個條幅。  ④作家和物理系畢業者在一個市內工作。  ⑤乙向數學系畢業者請教過統計問題。  ⑥畢業后,物理系畢業者、乙都沒再和丙聯系過。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丙是作家,甲畢業于物理系B.乙畢業于數學系  C.甲畢業于數學系D.中文系畢業者是作家  【答案】A  【考點】排除法  【解析】(1)根據題中多個已確定條件可直接排除選項。  據條件⑤ 乙向數學系畢業者請教 ,排除B項:乙畢業于數學系。  據條件⑥ 物理系畢業者、乙都沒再和丙聯系過 推出:甲=物理系,排除C項:甲畢業于數學系。  據條件② 作家稱贊中文系畢業者 排除D項:中文系畢業者是作家。  (2)排除B、C、D后,答案為A。  【提示】運用排除法頗具機動靈活性,針對不同的個體試題,可能有不同著眼點或切入點,有的簡明,有的相對稍繁。但是,對于應試來說,針對個別試題的個別手段往往沒有普適性,應從宏觀上把握。  【小結】快讀:確定條件諸多,未必細讀分明;  快解:首選排除方法,輔助推演澄清。  四、條件不確定假設是關鍵  對于有一個或多個確定條件的試題,我們介紹了快捷方法。對于沒有確定條件的試題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對策呢?那就是假設法。公務員演繹推理(邏輯判斷)測試中,利用假設方法完成推理的試題越來越多。面對試題,在不能確定題干條件真或假的情況下,運用 假設 是重要方法。假設方法要遵照以下原則:  ①假設某條件為真,依據這個真能推出系列的結論,否則,這個假設就沒有應用意義;②從假設為真的條件推出矛盾,則可斷定這個條件為假。  例1.(山東2009-63)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區傳開,甲、乙、丙、丁有如下對話:  甲說: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  乙說:我沒有做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  丙說: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  丁說:乙說的是事實。  經調查,證實這4人中有兩人說的符合實際。  由此推出( )。  A.是甲做的好事B.是乙做的好事  C.是丙做的好事D.是丁做的好事  【答案】B  【考點】假設  【解一】(1)此題似乎像矛盾解析題型,但題干中條件并沒顯現出矛盾。題干條件不確定,采用假設法。  (2)假設乙真,則甲和丁都真,推出三個真,與條件兩真兩假不符,故乙必假。推出是乙做的好事。答案為B。  【解二】假設丁真,那么甲和乙都真,出現三個真了,與條件兩真兩假不符,故丁必假。丁說 乙說的是事實 為假,推出:乙假。即乙說 我沒有做這件事 不是事實,實際是乙做的好事。因為只有一個人做好事,所以其他人都沒有做。答案為B。  【提示】如果先假設甲為真,則乙、丙、丁的真假不能確定,解析試題要果斷放棄這樣的假設。  例2.(浙江2009-90)有紅、藍、黃、白、紫五種顏色的皮球,分別裝在五個盒子里。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測盒子里皮球的顏色。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黃的。乙:第二盒是藍的,第四盒是紅的。丙:第一盒是紅的,第五盒是白的。丁:第三盒是藍的,第四盒是白的。戊:第二盒是黃的,第五盒是紫的。猜完之后打開盒子發現,每人都只猜對了一種,并且每盒都有一個人猜對。  由此可以推測( )。  A.第一個盒子內的皮球是藍色的B.第三個盒子內的皮球不是黃色的  C.第四個盒子內的皮球是白色的D.第五個盒子內的皮球是紅色的  【答案】C  【考點】假設  【解析】(1)假設選項A(1藍)正確,則推出矛盾:1藍,則丙說 1紅 錯而 5白 對,則戊說 5紫 錯而 2黃 對,則甲說 2紫 錯則 3黃 對。至此推出:2、3都黃矛盾,所以A不是答案。  (2)B不能成為確定條件,放棄假設B。  (3)假設C(4白)正確: 4白 則乙說 4紅 錯則 2藍 對,則甲說 2紫 錯則 3黃 對,則丁說 3藍 錯則 4白 對,則丙說 5白 錯則 1紅 對,剩余的5只能是紫色。至此推斷結束,且符合 每人都只猜對了一種,并且每盒都有一個人猜對 ,答案為C。  例3.(江蘇A類2007-55)在某城市,有一家銀行被盜,警方通過偵查,拘捕了1號、2號、3號、4號、5號、6號六個重大嫌疑人。經過審問,查明了以下事實:1號、5號、6號三人中只有兩個作案,1號、2號兩人最少有一個作案,2號和3號兩人要么都作案,要么都沒有作案,1號和4號兩人中只有一人作案,3號和4號兩人中也只有一人作案。據此,可以推出全部案犯人數是( )。  A.3B.4C.5D.6  【答案】B  【考點】假設  【解析】(1)整合題干條件:  ①1 5 6=2個;  ②1 2;  ③2,3/-2,-3;  ④1/4;3/4。  (2)假設:4號作案,則有:  4,(-1,-3),2,3,可見:3,-3矛盾,假設不成立。  故斷定:-4。則有:-4,1,3,2,5/6(合計4人)。答案為B。  例4.(山東2009-65)在一次對全市中學假期加課情況的檢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結論:  甲:有學校存在加課問題。  乙: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  丙: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如果上述三個結論中只有一個正確,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課情況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課情況  C.一中存在加課情況,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課情況,但二中存在  【答案】A  【考點】假設  【解析】(1)題干三個條件中,沒有確定的條件,運用假設方法。假設丙說 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為真,那么乙說 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 也真,與題中只有 一真 不符,故丙假。(設真不成立就是假的)  (2)丙: 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假,說明 一中和二中 至少有一個學校存在加課現象。  (3)繼續推出甲為真,即有學校存在加課問題。繼續推知乙說 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 假,即并非(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為真,再推出:所有學校都存在加課問題。  (4)再繼續推知:A項 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課情況 真。答案為A。  【提示】 假設哪個條件為真,是解析試題的重要起點。究竟假設哪個條件為真對推理有利呢?這要看后續推理是否能夠得到暫時的階段性結論。如上題,假設甲說 有學校存在加課問題 為真,就不能斷定乙說 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 是真是假,也不能斷定丙說 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的真假。有可能 其他學校有加課現象 而恰恰 一中和二中 沒有加課現象。以上通過假設丙說 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為真不能成立,接續可推斷出甲說 有學校存在加課問題 為真,這就是能夠得到階段性結論的假設。  假設方法在解析其他類型的測試中,應用亦非常廣泛。全國各地試題變化靈活,備考可參考本書第一篇第六章 核心考點之智能推理 中的多種試題類型和習題。  【小結】快讀:題中條件不明,不必再讀多遍;  快解:設真不成則假,設真成立立斷。(當機立斷是結論甚至就是答案)  五、閱讀要分清 論據和論點  所謂論據,就是得到結論的根據,也稱前提、例證、證據、假設、支持句、加強句等,本書統稱為分句。分句對結論或觀點具有說明、支持和加強的作用。所謂論點,也就是在論述中要表述的觀點,也稱論題、結論、看法等,具有結論性、概括性的作用。本書統稱為主句。  通俗地說,論據(分句)是 前提 ,或稱 原因 ,是論述的依據;論點(主句)是 結論觀點 ,或稱 結果 。在 必考 的論證類試題中,通常要求找前提或求結論,這個原因或結論都是作為答案混雜在選項中的,閱讀的重要任務是分清論點和論據,也就是分清主句和分句。  分句和主句的關系:分句是支持證明主句的理由,具有前提性、條件性;主句是敘述的中心和主旨,具有結論性。請看這樣一段論述:  祖國強大了。國慶閱兵式氣勢浩瀚,軍威炯炯,是戰無不勝的宣言;海地救災中豐富的救災物資和居世界前位的科學手段,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和關注;面對非典、甲型流感,我們都有沉著、冷靜、科學、可行的預警方案;留洋華人在世界各國已經被刮目相看。  這段論述的主句是 祖國強大了 。而 軍威、救災、預警方案、被刮目相看 都是說明主句、加強主句的分句。  在閱讀試題中,一段并列關系的論述,其實是有主句和分句層次的。閱讀中,分清主句和分句,是快速、正確解析邏輯論證試題的關鍵。  例1.(國考2010-83)在一次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在一座唐代古墓中發現多片先秦時期的夔文(音kui,一種變體的龍文)陶片。對此,專家解釋說,由于雨水沖刷等原因,這些先秦時期的陶片后來被沖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專家的觀點?( )  A.在這座唐代古墓中還發現多件西漢時期的文物  B.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毀塌跡象  C.并非只有先秦時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書寫夔文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風俗是將墓主生前喜愛的物品隨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  【考點】削弱主句  【解析】(1)整合題干:  主句:專家觀點,由于雨水沖刷,將先秦陶片沖入唐代古墓;  分句:唐代古墓中發現先秦夔文陶片。  提問要求:削弱 專家觀點 ,即主句。  (2)選項B 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沒有漏水 直接反駁專家觀點 雨水沖刷帶入陶片 。答案為B。  (3)選項A 唐代古墓發現西漢文物 不能說明這里沒有先秦文物。  (4)選項C 除了先秦用夔文,唐代也書寫夔文 以及選項D 古墓文物是墓主生前之物 不能說明 墓中沒有被沖刷而來的文物 ,因此不應入選。  例2.(安徽2009-84)因為化纖是用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的,生產化纖會產生許多污染物,要用掉許多能量和水,而且化纖垃圾在自然環境中降解速度很慢,所以一般人都認為穿著純棉織物要比使用化纖織物更環保。  下列哪項如果為真,會對上述觀點構成最強有力的質疑?( )  A.最新的化纖纖維在外觀、手感、吸濕性等方面與純棉織物沒有什么明顯差別  B.科學家正在研究回收、利用、處理化纖垃圾的新辦法  C.純棉織物價格比較高,占人口多數的工薪階層和農民想穿也穿不起  D.棉花是使用農藥最多的農作物,世界上的殺蟲劑25%被用于棉花種植  【答案】D  【考點】削弱主句  【解析】(1)整合題干:  分句:生產化纖產生污染物;  主句:一般人認為穿純棉織物比化纖織物環保。  提問要求:反駁 純棉織物更環保 。  (2)選項D 棉花是使用農藥最多的農作物,并不比化纖環保 ,直接反駁 純棉織物更環保 ,答案為D。  (3)選項A、C與環保無關,不能反駁主句。  (4)選項B 研究處理化纖的新辦法 ,沒有說明化纖比純棉環保,排除。  例3.(國考2010-88)以往,境內企業進出口只能以美元或第三方貨幣結算,在合同簽約至合同執行完畢期間匯率的變化會使企業的實際盈收出現波動,而現在銀行推出了人民幣結算業務。由于人民幣是境內企業的本幣,合同計價和企業運營的主要貨幣相一致,境內企業在合同簽訂前就能夠切實了解交易的成本和收入,從而防范了匯率風險。因此,使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必定會增多。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作為上述論證的前提條件?( )  A.有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開展對外貿易的企業數量會越來越多  B.在與國內企業發展貿易時,由于人民幣幣值保持穩定,境外企業愿意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C.有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國內企業可以更方便地將跨境貿易開展到世界各地  D.由于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境外企業愿意與國內企業開展貿易往來  【答案】B  【考點】必要前提  【解析】(1)整合題干:  主句:使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必定會增多;  分句:銀行推出人民幣結算業務。  提問要求:補充必要前提。  (2)根據題干,境內企業進行跨境貿易的前提必須是, 境外企業愿意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答案為B。  (3)A項 有了跨境貿易,開展對外貿易的企業就增多 ,如果對外貿易的企業不用人民幣結算,那么使用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也不會增多,不能支持題干論述。  (4)選項C、D與A一樣,如果這些企業都不愿意使用人民幣結算,就不能支持結論 使用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必定會增多 。  【提示】必要前提是一個結論不可缺少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結論就是空話。如沒有B項的 境外企業愿意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 這個前提,那么題干結論 使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企業必定會增多 就是空話。  例4.(安徽2009-82)失眠或睡眠質量差會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調查發現,很多睡眠不好的人都有睡前飲用咖啡的習慣。因此,喝咖啡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是治療失眠癥的輔助手段。  以下哪項為真,對題干的結論是最有力的反駁?( )  A.咖啡有很好的安眠作用  B.有證據表明,咖啡有提神的作用,這很可能是導致他們睡眠不好的原因  C.咖啡是人們喜愛的飲料  D.咖啡輔助治療失眠癥,將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答案】B  【考點】削弱主句  【解析】(1)整合題干:  分句1:失眠、睡眠質量差影響健康;  分句2:睡眠不好的人都會睡前喝咖啡;  主句:喝咖啡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是治療失眠的手段。  提問要求:反駁結論 喝咖啡有助睡眠 。  (2)選項B 證據表明,咖啡導致人們睡不好 直接反駁了 喝咖啡有助睡眠 。答案為B。  (3)選項A、D 咖啡有安眠作用 是支持選項。  (4)選項C與題干無關。  例5.(國考2009-96) 東胡林人 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文化遺址,在遺址中發現的人骨化石經鑒定屬兩個成年男性個體和一個少年女性個體。在少女遺骸的頸部位置有用小螺殼串制的項鏈,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鐲。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的審美意識已開始萌動。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斷?( )  A.新石器時代的飾品通常是石器B.出土的項鏈和骨鐲都十分粗糙  C.項鏈和骨鐲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會地位D.兩個成年男性遺骸的頸部有更大的項鏈  【答案】C  【考點】削弱主句  【解析】(1)要求削弱上述判斷。上述判斷即指題干中的結論(主句)。根據發現 出土少女遺骸佩戴飾品 ,即得出結論: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審美意識開始萌動。削弱要針對 審美意識 這個結論。  (2)削弱這個結論的是C:項鏈和骨鐲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會地位。 表示地位 是對 有審美意識 的削弱。答案為C。  (3)A項是針對飾品材質或式樣而言,與題干結論不相干。進一步說,如果新石器時代有飾品(石器),那就加強了 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有審美意識 的說法,是支持項。  (4)B、D為無關項。  例6.(湖北2009-76)動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項對付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為。引起動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環境溫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學家們通過實驗證明,動物冬眠會引起甲狀腺和腎上腺功能的降低。與此同時,生殖腺卻發育正常,冬眠后的動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時有所增加,顯然冬眠對它們是有益的,使它們到翌年春天蘇醒以后動作更加靈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體內的一切器官更會顯出返老還童現象。由此可見,動物在冬眠時期神經系統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陳代謝卻降到最低程度。  以下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的是( )。  A.很多昆蟲,不是以 成蟲 或 幼蟲 ,而是以 蛹 或 卵 的形式進行冬眠  B.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醒來后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精神和體力  C.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長達半年,冬眠期間脈搏變得極為微弱,體溫更直線下降,可到5攝氏度  D.雌熊在冬眠中,讓雪覆蓋著身體,一旦醒來,它身邊就會躺著一兩只小熊,這是冬眠時生產的仔  【答案】B  【考點】削弱主句  【解析】(1)概括題干結論:動物冬眠時期神經系統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活力,新陳代謝卻降到最低程度。  (2)最能削弱這個結論的是B:刺猬冬眠醒來后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原來的精神和體力。可見,與題干中 冬眠時期神經系統和肌肉仍然保持充分活力 相悖。答案為B。  (3)A項中只說了昆蟲在冬眠形式上的 變化 ,沒有涉及 神經系統和肌肉 的活力狀態,與題干結論不相干。同理,C、D項只說了其冬眠時期的生理現象,沒有涉及 神經系統和肌肉 的活力狀態(不可離開題干條件推測或聯想)。  【提示】解題中要遵照解題要求,按照題干給出的條件分析,不估計(推測)、不聯想(附加前提)、不借助專業知識。  例7.(山東2009-70)近幾年,為治理城鎮污水,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斷升溫。大規模上馬污水處理廠,的確能在短期內實現城鎮生活用水COD的減排。但是,一些地方城鎮生活污水經過魚塘和天然濕地的生態凈化,COD濃度也能大幅度降低。  由此推出( )。  A.單一的集中治理模式不符合環境保護自身的規律  B.治污就是要付出消耗能量和資金的代價的  C.減排手段因地制宜,多種方式相結合  D.為治污而治污,不能將節能與減排結合好  【答案】C  【考點】歸納概括結論  【解析】(1)題干列舉:①污水處理廠能在短期內實現城鎮用水COD的減排。②地方城鎮生活污水經過魚塘和天然濕地生態凈化,COD濃度也能大幅降低。  (2)以上兩個事例,分別指出不同地方、不同情況采用的不同方法,可概括為C:減排手段因地制宜,多種方式相結合。注意:這是對列舉事例的概括,既不是 要求 ,也不是 應該 。答案為C。  【提示】A中所說的 規律 是附加的,題干中沒有關于 規律 的陳述。退一步說,地區環境不同就可能蘊涵不同規律。針對某個特定環境,單一的集中治理模式有可能符合特定環境的規律而適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 以偏概全 以點罩面 地一概而論。  例8.(山東2009-69)研究人員通過基因操作,使實驗鼠體內能夠代謝葡萄糖和脂肪酸,但不能代謝醋酸,然后比較這些實驗鼠和正常實驗鼠在喂給餌料和絕食48小時的狀態下,身體狀態有何不同。結果發現,在被迫長時間絕食的狀態下,不能代謝醋酸的實驗鼠體溫和耐力明顯降低。醋酸是生命體內基本物質,而實驗鼠身體構造又與人體非常接近。  由此推出( )。  A.醋酸在其維持人體能力供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B.醋酸可以作為人體一種不會提升血糖值的能量源  C.代謝產生的三磷酸腺是生命活動的能量源泉  D.在持久運動時,脂肪酸和酮體是ATP的主要來源  【答案】A  【考點】歸納概括結論  【解析】(1)要求推出結論,題干提供三個并列的分句作為論據:①長時間絕食不能代謝醋酸的實驗鼠體溫和耐力明顯降低。②醋酸是生命體內基本物質。③實驗鼠身體構造與人體非常接近。  (2)既然醋酸是生命體內基本物質,人是生命體(接近實驗鼠),所以A項是可得到的結論:醋酸在其維持人體能力供應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答案為A。  (3)B、C、D在題干中找不到任何證據支持,不是題干結論,不取。  例9.(國考2009-91)有的人即便長時間處于高強度的壓力下,也不會感到疲勞,而有的人哪怕干一點活也覺得累。這除了體質或者習慣不同之外,還可能與基因不同有關。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對50名慢性疲勞綜合癥患者基因組的觀察,發現這些患者的某些基因與同年齡、同性別健康人的基因是有差別的。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該研究成果應用于慢性疲勞綜合癥的診斷和治療?( )  A.基因鑒別已在一些疾病的診斷中得到應用  B.科學家們鑒別出了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癥的基因  C.目前尚無診斷和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癥的方法  D.在慢性疲勞綜合癥患者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基因  【答案】A  【考點】必要前提  【解析】(1)概括題干論述:研究發現慢性疲勞綜合癥患者的某些基因與健康人的基因有差別,所以研究成果可應用于慢性疲勞綜合癥的診斷和治療。  (2)要支持 可應用 說,不可或缺的條件是A項: 基因鑒別已在一些疾病的診斷中得到應用。 缺了這個條件提出應用就是空話。答案為A。  (3)B是偷換概念項。把 發現基因差別 偷換成 鑒別出了導致慢性疲勞綜合癥的基因 。D可看做是從題干論述中推出的結論:從 發現基因差別 推出 有獨特基因 。  【提示】D項 在慢性疲勞綜合癥患者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基因 是支持 發現 的必要前提,而不是在邏輯上支持 應用于診斷和治療 。  【小結】快讀:一個主句一論點,分句并列做條件;  快解:支持推出或削弱,分句主句要關聯。(僅依據題干)  六、選項要證據 直觀是答案  公務員考試有些試題要考查從前提最直接能推出什么、不能推出什么的證據確證度。由A推出A的證據確證度是100%,這種試題被稱做 直觀 題。 直觀 題的特征是:從幾個并列的條件中直接推出其中的一個或全部。如:雨亭學習好、身體好、事業心強。那么可以直接單獨推出 雨亭事業心強 。亦可 重復式 地全部推出。這樣的推理在普通邏輯中被稱做 聯言推理 。(可參照 十一 的介紹)  例1.(福建春季2009-93)行政復議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行政訴訟法規定: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從以上論述,可以推導出的是( )。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只能申請行政復議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只能提起行政訴訟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D.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D  【考點】聯言推理  【解析】(1)整合題干:  ①公民等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②不服復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訴。  (2)根據② 不服復議,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直接推出D, 對行政復議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  (3)選項A、B都不全面,和題干條件 既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不符,排除。  (4)選項C 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與題干 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 矛盾,排除。  例2.(湖南2009-98)所謂 白色污染 ,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又難以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環境污染的現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白色環境污染難以消除B.高分子化合物難以自然降解  C.制止亂丟亂扔就能消除環境污染D.容易自然降解的固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答案】B  【考點】聯言推理  【解析】(1)根據題干 高分子化合物被亂丟,且難以自然降解,形成環境污染 ,可以直接推出選項B 高分子化合物難以自然降解 。  (2)選項A與題無關,題干沒有給出白色污染難以消除的條件。  (3)選項C和D屬于 非黑即白 ,是錯誤選項。  【提示】此類題型容易受常識干擾,想當然地虛構了非題干的條件,因此就會誤選一個與常識最為接近的選項,必須注意。  例3.(廣東2008-83)去年,廣州市出臺了《對城市綠化工程施工的驗收規范》,其中對漂浮類水生植物鳳眼蓮和浮萍的種植適宜水深不設限制,這意味著來自南美洲的外來物種--鳳眼蓮可全方位用于該城市的水體綠化工程。根據以上信息,現有三個命題:  Ⅰ.未來幾年,該市水體綠化工程將大量種植鳳眼蓮和浮萍。  Ⅱ.未來幾年,該市與南美洲的鳳眼蓮貿易將急劇增加。  Ⅲ.該市對種植鳳眼蓮和浮萍的水域深度沒作具體要求。  以下選項中,哪項一定為真?( )  A.Ⅰ、Ⅱ和ⅢB.只有Ⅱ和Ⅲ  C.只有Ⅰ和ⅡD.只有Ⅲ  【答案】D  【考點】聯言推理  【解析】(1)試題要求對 結論性命題 作選答。首先概括題干分句:  分句1:《規范》對漂浮類水生植物鳳眼蓮和浮萍的種植適宜水深不設限制;  分句2:這意味著鳳眼蓮可全方位用于該城市的水體綠化工程。  (2)備選項Ⅲ是對分句1的同義轉述,在邏輯上是同一命題的完全重復,必然真。根據A推A公理,答案為D(只有Ⅲ)。  (3)Ⅰ、Ⅱ兩項都是沒有確鑿證據的猜測或想象,萬萬不可做推斷出的真命題。  【提示】公務員試題中,從 水深不受限制 推出 水深不受限制 ,從 有基因組 推出 有基因組 ,這證明了一個事實:公務員試題遵循著 A?A 這個邏輯公理。  直觀型試題比較好理解。從 有基因組 推出 有基因組 是可靠的邏輯結論。有些考生往往覺得:會這么簡單嗎?于是就選擇無根據而受暗示的、卻不合邏輯的推測、想象等錯誤選項。  例4.(山東2008-87)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后,生物學家便一直在繪制堿基因上的小差異,即單核苷酸多態性,這些小差異成為2007年十余個研究項目的關鍵內容。在這些被稱為廣泛關聯基因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數千名患病或無病個體的DNA進行了對比,以確定哪些小的基因差異會給人類帶來疾病風險。  由此推斷不出的是( )。  A.今后更多的人將會擁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組  B.今后更多的人將更準確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種疾病的風險  C.發現人類基因組個體差異  D.發現人類基因組集合體差異  【答案】D  【考點】歸納概括  【解析】(1)根據 人類基因組測試完成 ,以及其他多個涉及 人類基因 的前提,已經確認人類擁有自己的基因組,可直接推出A:今后更多的人將會擁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組。  (2)根據 對數千名患病或無病個體的DNA對比,確定哪些小的基因差異會給人類帶來疾病風險 可直接推出B:今后更多的人將更準確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種疾病的風險。  (3)根據 繪制(人類個體)堿基因上的小差異 可直推出C:發現人類基因組個體差異。  (4)D項說:發現人類基因組集合體差異。題干中只指出 個體差異 ,沒有提及 集合體差異 。答案為D。  【小結】快讀:簡明理解題干;(簡化語句如:有 基因組 不限制 等)  快解:重復條件必選。(注:A?A是邏輯公理,證據確證度100%)  七、 以偏概全 錯 部分不推 全    部分不推全 是論證分析過程中極其重要的分析原則。違反了這個原則,就會犯 以偏概全 的邏輯錯誤。所謂 部分 是個別性現象,指非整體性屬性,包括一些、大多數 全 則是相對部分來說的全稱概念,如都、任何、所有 顧名思義, 部分不推全 包括個別現象推不出整體現象、少數現象推不出多數現象、用某一類的性質推不出不同屬性的其他類屬性等。這個原則可引申到機械類比或樣本不足的歸納推理。如:發現某地區某幾個人長了6個手指,就斷言:這個地區的人都是6個指頭。這就是樣本不足的歸納,犯了常言中 以偏概全 的邏輯錯誤。這個類型的題是公務員考試常見的試題。  例1.(安徽2009-83)一位退休教師說: 老師最喜歡的是成績最好的學生,我也是這樣。現在回顧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才發現:一個學生成績好不等于他將來的事業很成功。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的人讀書時成績很好,有的人后來事業很成功,但是卻沒有一個當年成績最好的學生后來在事業上很成功。   如果該老師說的話為真,以下哪項也必然為真?( )  A.該老師當年最喜歡的學生后來在事業上都不是很成功  B.后來在事業上很成功的學生中,有的是該老師當年最不喜歡的  C.該老師的學生中,當年成績最差的后來在事業上也都不成功  D.凡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畢業后在事業上都不會很成功  【答案】A  【解析】(1)整合題干:  分句1:老師最喜歡成績最好的學生;  分句2:一個學生成績好不等于他的事業很成功;  分句3:該老師的學生,沒有一個成績最好的學生后來事業很成功。  (2)根據分句可知 該老師最喜歡的學生后來事業不很成功 ,因此選項A是答案。  【提示】題干 我所教過的學生 推不出 凡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 。因為從一個老師不能推出所有老師。
0條 [查看全部]  【供應華圖公務員名家講義 判斷推理模塊寶典(第5版)】相關評論
 
更多..本企業其它產品
 
更多..推薦產品

[ 供應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