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供應 » 辦公、文教 » 庫存圖書 » 圖書 文白對照 四庫全書精華本 16開8冊線裝書局

圖書 文白對照 四庫全書精華本 16開8冊線裝書局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規 格: 行業標準 
單 價: 面議 
起 訂:  
供貨總量: 99999
發貨期限: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內發貨
所在地: 遼寧 朝陽市
有效期至: 長期有效
更新日期: 2010-10-18 03:31
瀏覽次數: 2
詢價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圖書 文白對照 四庫全書精華本 16開8冊線裝書局】詳細說明
書名:《四庫全書精華本》文白對照ISBN:978-7-80106-698-5出版:線裝書局開本:16開出版日期:2007-9卷數:8卷裝幀:16開豪華精裝定價:1360.0元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 四庫 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 四部庫書 ,或 四庫之書 。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 全書 。 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 儒藏說 ,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永樂大典》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 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 ,匯編在一起,名曰《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編纂過程共分四步: 第一步是征集圖書。征書工作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結束,歷時七年之久。為了表彰進書者,清廷還制定了獎書、題詠、記名等獎勵辦法: 獎書 即凡進書500種以上者,賜《古今圖書集成》一部;進書100種以上者,賜《佩文韻府》一部。 題詠 ,即凡進書百種以上者,擇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題詠簡端,以示恩寵。 記名 即在提要中注明采進者或藏書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協助和藏書家的積極響應下,征書工作進展順利,共征集圖書12237種。 第二步是整理圖書。《四庫全書》的底本有四個來源:一是內府藏書,二是清廷官修書,三是從各地征集的圖書,四是從《水樂大典》中輯出的佚書。四庫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對于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本子作為底本。一種圖書一旦定為四庫底本,還要進行一系列加工,飛簽、眉批就是加工的產物。飛簽也叫夾簽,是分校官改正錯字、書寫初審意見的紙條。這種紙條往往貼于卷內,送呈纂修官復審。纂修官認可者,可用朱筆徑改原文,否則不作改動。然后送呈總纂官三審,總纂官經過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復審意見,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審意見。三審之后,送呈御覽。 第三步是抄寫底本。抄寫人員初由保舉而來,后來,發現這種方法有行賄、受賄等弊病,又改為考查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寫人員時,先出告示,應征者報名后,令當場寫字數行,品其字跡端正與否,擇優錄取。考查法雖比保舉法優越,但也有不便之處,因此最后又改為從鄉試落第生徒中挑選,擇其試卷字跡勻凈者予以錄用。這樣,先后選拔了3826人擔任抄寫工作,保證了抄寫《四庫全書》的需要。為了保證進度,還規定了抄寫定額: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抄寫33萬字,5年限抄180萬字。五年期滿,抄寫200萬字者,列為一等;抄寫165萬字者,列為二等。按照等級,分別授予州同、州判、縣丞、主簿等四項官職。發現字體不工整者,記過一次,罰多寫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賞罰分明,所以《四庫全書》的抄寫工作進展順利,每天都有600人從事抄寫工作,至少可抄60余萬字。 第四步是校訂。這是最后一道關鍵性工序。為了保證校訂工作的順利進行,四庫全書館制定了《功過處分條例》,其中規定:所錯之字如系原本訛誤者,免其記過;如原本無訛,確系謄錄致誤者,每錯一字記過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錯誤,簽請改正者,每一處記功一次。各冊之后,一律開列校訂人員銜名,以明其責。一書經分校,復校兩關之后,再經總裁抽閱,最后裝潢進呈。分校、復校、總裁等各司其職,對于保證《四庫全書》的質量確實起了重要作用。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 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史部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圣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布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抄寫7部《四庫全書》分貯文淵閣、文溯閣、文源閣、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 北四閣 貯于江南文宗閣,文匯閣和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 南三閣 。七閣之書都鈐有璽印,如文淵閣藏本冊首鈐 文淵閣寶 朱文方印,卷尾鈐 乾隆御覽之寶 朱文方印。每部《四庫全書》裝訂為36300冊,6752函。總字數為九億九千七百余萬。全書共二百三十萬頁,連結在一起,足夠繞地球赤道一圈有余。 《四庫全書》規模如此宏大,卷帙繁多,其昂貴的價格又使人望而卻步,世人難得一見。為保存和弘揚中華五千年文化,使這部巨著走入尋常百姓之家,使之成為人們案頭常備的資料,同時滿足人們收藏的愿望,我們精選《四庫全書》中數千年道術學藝文章之精華,編撰了這部《四庫全書精華本》。
0條 [查看全部]  【圖書 文白對照 四庫全書精華本 16開8冊線裝書局】相關評論
 
更多..本企業其它產品
 
更多..推薦產品

[ 供應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