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樣板戲作為六零年代中國人的公共回憶以及中國國劇史上的某種文化遺跡與經典,深刻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而且確實曾經成為一種全國性的娛樂消遣。這種全民性的普及始于一九六零年代的群體性京劇革命時代。八個樣板戲主導了六十年代中國人的審美與價值觀的重張,甚至生活的戲劇化形態。或者說徹底的 文娛京劇化 。而樣板戲,也成為一個時代以京劇為形態的重要的悲喜劇。不僅僅是國家的,它甚至是私立生活的一部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于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一代人來說,樣板戲正在成為一段歷史的背景。 為了還原一個真實的樣板戲的歷史,提供真實的樣板戲文獻,為一代人的懷舊提供一個基本的依據,曾以撰寫《宋美齡畫傳》以及推出革命說明書系列《雷鋒》等書而知名的著名作家師永剛、張凡,遍考當年參與樣板戲的編創演人員,歷時三年,撰寫了一部詳實的樣板戲傳記,首度披露了江青與樣板戲歷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實內幕,與當年參與樣板戲的編創演人員的恩怨情史與結局,是官方審定的首本集中講述樣板戲歷史的集體記憶與文獻。 本書同時聯手樣板戲專職攝影師,首度推出一本薈集全部樣板戲經典圖片為主的紀念冊。書中收集的上千張圖片、繪圖布景,人物肖像以及草圖,披露了當年樣板戲經典圖片的來龍去脈以及各種曲折的故事,這本書也是史上首部解密八大樣板戲的權威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