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指導和規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明確考試內容和要求,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了《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考試大綱》規定了考試的性質、內容、形式等。《考試大綱》與《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是相輔相成的。《考試大綱》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并考慮中學教學實際而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選拔性考試,其目的是為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新生提供依據。因此,通過考試須對全體考生的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適當 拉開差距 從1999年以來,普通高校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招生規模,考生人數相應增長。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的錄取率超過了60%。高考試題的難度隨錄取比例的增加將應有所調整。高等學校分為重點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職(專科)院校,各類學校又有不同的系科,這就要求高考試題有必要的區分度,保持一定的難度。這是選拔性考試對試題的要求。普通高等學校希望選拔能力比較強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的新生。因此,高考應始終貫徹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注重對能力考查的原則。它要求考生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各科,要盡可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一般不要求單純地記憶.綜合科(包括文理綜合、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要求在學好本學科內容的基礎上,對學科內的內容能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 ,并能適當綜合并聯系實際,解決高中畢業生所能達到的跨學科綜合問題。要把重點放在系統地掌握課程內容的內在聯系上,放在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考試大綱》力求體現這一原則,在《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范圍內,提出了對能力測試的要求。題型是呈現考試內容的形式。不同的題型,在考查不同知識、能力及其層次上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考試大綱》根據考試內容也提出了相應的題型。編寫出版《考試大綱》有利于避免考試中的盲目性,實現考試的科學化、標準化,也有利于考生復習備考,減輕不必要的負擔。根據高考在全面考查 雙基 的同時,注重學科能力考查的要求,幾年來,高考在科目設置、內容和形式的改革的基礎上,本著穩中求進、穩中求改的原則,調整了部分學科的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考試要求,力求滲透高考內容改革的重點要求。在總結2008年命題經驗和考試情況的基礎上,此次修訂了有關科目的考試目標,并對考試范圍、試卷基本結構等作了調整和說明,同時還對各學科的題型示例作了相應的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高校招生需要和中學教學實際,力求對中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發揮積極的作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高教出版社出版。分文科,理科。2011年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