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描述內容簡介本書以工藝美術的設計運動、現代設計的思潮以及設計師相互間的影響,從傳承發展到個性的體現,總體概括了西方現代設計的簡史。本書文字通達,表述清晰,并配以大量插圖,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隨著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不僅美育成為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建設的一大課題,而且用美的形態和應用技術豐富和提升我國人民大眾的生活質量也是必然趨勢。絕大多數美術院系培養學生的方向,可能越來越多的是應用型人才,而不是架上繪畫或純藝術創作人才了,這種變化帶來的教學思路的調整也就是必然的了。出版社為教學服務是天職之一,而面對這種變化,首先就想到了教材的變革與調整。大學美術和設計專業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中,實用類、應用技術類學科內容和知識范疇成為課程的中心部分,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也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這些內容上。為此,學校院系調整師資配置,調整課程安排,甚至調整辦學模式來適合學科的發展。我社也積極配合出版了一批應用型的各門類基礎教材,以滿足調整的需要,其中不少教材受到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好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我們又和一批高校的教師和作者共同想到教材的另一個課題:美術院校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僅僅是為了培養一批批 匠人 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有什么區別呢?回答也是明確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有什么區別呢?回答也是明確的,高等教育培養人才應該走設計師之路,開創培養有創意和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之路。那么高等院校的四年本科學習里,理論類和史論類的內容就絕對不能缺少,而且肯定應該是知識架構中的骨干課程。如果是偏重了應用和實踐課程,忽視了理論基礎的學習,是很危險的。針對這種調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決定拿出兩套理論類教材,充實我社的教材體系。一套《高等院校美術理論系列教材》,主要圍繞美術傳統基礎理論進行編寫;一套《高等院校設計理論系列教材》,主要圍繞藝術設計類基礎理論進行編寫。兩套教材構思一致,完全按照國家教育部教學大綱要求制定選題和課程。在策劃和組稿中,我社充分注意到編纂到把知識點和學習重點的論述和安排放在首位,同時,根據現代學生的閱讀習慣,把教材的可讀性和圖版資料互動的形式結合起來,力爭以最好的圖書形態克服以往理論類圖書呆板的面孔,使這兩套教材成為滿足我們追求完美教學目的的幫手,以證明我們正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