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織編寫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 兩課 示范教材。該教材以黨的文件精神為指導,以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以廣大科研工作者對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研究成果為基礎,較為系統地論述了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形成發展過程、科學體系、主要內容、歷史地位、指導意義;較為準確地闡釋了我們黨在新時期制定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該書既可作為全國高等學校本科通用教材,也可作為廣大理論研究工作者的參考用書。目錄第一章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一、時代發展的要求 二、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 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結晶 四、理論創新的范例 第二節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 一、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 二、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一、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二、全面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第二章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一節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 一、當代世界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 二、當代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新要求 三、黨的發展變化對自身建設提出的新要求 四、黨的八十多年奮斗歷史經驗的總結 第二節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內容 一、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一、一脈相承的科學體系 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第四節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導意義 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理論指南 二、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三、立黨之本、執政之村、力量之源第三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第一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 一、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豐富發展 二、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精髓 第二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二、實事求是必須尊重實踐、尊重群眾 第三節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 一、黨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 二、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第四章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一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一、鄧小平理論的根本問題 二、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 三、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本質概括的重大意義 第二節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的 一、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 二、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三、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第五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 第一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 一、鄧小平關于中國國情的新判斷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第二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形成 二、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 三、改革是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 四、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五、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第三節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一、中國共產黨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 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的提出及主要內容 第四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 一、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不平凡歷程 二、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第六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 第一節分 三步走 ,基本實現現代化 一、 三步走 的發展戰略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三、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特點 第二節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三、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第三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第七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一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中國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 第二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三、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第三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一、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第八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一節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一、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保證 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第二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三、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 第三節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一、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九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一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 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第二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針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第三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和基本內容 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 二、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加強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第四節努力促進入的全面發展 一、努力促進入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 二、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第十章 一國兩制 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第一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科學構想 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構想的形成和發展 二、 一國兩制 構想的基本內容 三、 一國兩制 構想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按照 一國兩制 基本方針,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一、 一國兩制 的偉大實踐 二、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第十一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第一節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一、鄧小平對當今時代特征的科學判斷 二、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國際形勢的新判斷 第二節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二、開展全方位外交,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第十二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一節建設和保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力量 一、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 二、農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人數最多的依靠力量 三、知識分子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 五、新的社會階層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第二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一、堅持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依靠各族人民的團結 第三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形成 二、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第四節按照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一、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體要求 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三、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