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處理設備,純凈水設備,反滲透設備,泳池水處理設備,景觀循環水處理設備,軟化水設備,礦泉水設備
詳細說明:
泳池設備選擇
總水量(m3)÷循環周期(h)÷設備數量(臺套)=每臺套設備每小時的處理水量(m3/h),然后查表確定機型,得出
機型各部分尺寸。 說明:游泳池水處理凈化系統分為四種配置:(1)、一般配置;(2)、中級配置;(3)、中高級配置;(4)、高級配
置。用戶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也可致電公司直接咨詢。
水處理系統選擇
(1)機前泵游泳池水處理系統
水泵直接由泳池回水口吸水,處理后的清水自流到泳池。水處理過程中,水泵在濾機的前面。當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時,可采用機前泵水處理系統:①機房地面與泳池水面一樣高。②機房地面高于泳池水面。③機房地面低于泳池水面,但
小于1.2米。①和②需要設置比池水面低1米的泵坑。機前泵水處理系統最簡單,只需幾臺水泵、一臺主機、一套消毒系統
和加熱系統(室外池不需加熱),占地面積小,投資少、安全可靠、運營費用低。此為推薦系統。 按傳統的設計,往往把機房放在地下,其原因是傳統壓力罐水處理系統設備占地面積過大,在地面很難找到這么大的
面積作為機房所致。而KXD系統機房面積很小,只要與土建很好的配合,完全沒有必要建在地下。
(2)機后泵游泳池水處理系統
池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到設備,處理后的清水經水泵送到池中。水處理過程中,水泵在濾機的后面。當水面的同層沒
有空間設置機房時,可作機后泵水處理系統。機后泵系統機房內需要設置集水坑、排污泵(排污量不宜過小)和通風。此系
統設備多于機前泵系統,投資也高于機前泵系統,通風、排水不如機前泵系統方便。
游泳池水熱量計算及換熱設備選擇
1、游泳池加熱所需熱量應按“游泳池給水排水設計規范”進行計算,一般可為下列三項熱量的總和:①水面蒸發熱損失QZ;②
池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設備的傳導熱損失QC;③補充水加熱所需的熱量Qb。方案設計時,可按下表估算上述三項損失
之和:游泳池每平方米水面積平均熱損失概略值(KJ/H)
2、加熱設備的進出水管口的水溫差△t(℃). △t=1.2(QZ QC Qb)÷(4187Qx) Qx---游泳池的循環流量(m3/H)
3、熱交換器的選型: 熱交換器可視不同條件選用不同類型,一般可選不銹鋼板式熱交換器,當水質較硬,可選自半即熱式熱交換器或其它類型熱
交換器,或水質需進行適當的除垢處理后,進入板式熱交換器。熱源可為低壓蒸汽,90℃-70℃或60℃-50℃熱水。
加藥設備
①本公司產品一般情況不加混凝劑,但在超大人流量的情況下可配混凝劑投加設備,投加量為5-10mg/L。 ②加鹽酸或碳酸鈉調節PH值,投加量為3-5mg/L,不定期投加,使PH值保持在6.5―8.5的范圍內。
消毒設備
泳池水處理中的消毒有兩層含義,一是在水處理過程中消毒殺菌,二是處理后的池水要一定濃度的游離性氯,使回到泳池中的池水在一個循環周期內仍然有持續消毒的作用。
① 氯消毒:
消毒劑一般采用次氯酸鈉或電解法二氧化氯(電解法),小型專用游泳池可采用氯片、二氯異氰尿酸、三氯異氰尿酸。 ② 氯的投加量應以池水中游離余氯量不超過0.4∽0.6mg/L計算,一般可按3∽5mg/L設計。 ③ 采用臭氧消毒可按0.2∽2mg/L設計。但在水進入游泳池前應采用活性炭將多余的臭氧吸收。 ④ 采用臭氧消毒時還應輔以氯消毒。用量為常規氯消毒用量的1/4∽1/6,即1∽1.2mg/L。
進回水口選擇
進回水口為全塑產品。澆注游泳池池體時,進水口固定在池壁上,管中心距水面500~900mm;回水口固定在池底壁或池底上。回水口固定在池底壁時,管中低于池底裝飾面半個管徑;固定在池底時,回水口與池底平齊。
品牌安吉爾型號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