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身上開有七個(前六后一)圓形按音孔。橫吹的巴烏,音孔與吹孔不在一條直線上,而呈45度角。還有的巴烏在尾端開有尾音孔。巴烏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最早都使用竹制簧片,后來才改進為用黃銅(62或68樂器銅)制作,也可用合金銅、磷銅或炮彈銅殼制作。銅制簧片的厚度尤為重要,不應超過0.03厘米,厚者一定要用錘鍛薄。將銅片剪成長2.5厘米、寬o.8厘米的長方形坯片,然后用鋒利的尖刀在其上 刻出銳三角形簧舌。簧舌的大小根據調高而定,以F調為例,舌長1.7厘米,舌根寬0.25厘米,刻好后將簧舌理平,底面用水砂紙磨去毛刺,再把舌尖挑起,使其翹高0.15厘米左右,達到簧舌與黃框縫隙微小、自由振動通暢。簧片調音最為關鍵,簧舌根部較厚,中部及尖端較薄,應一邊刮削一邊裝在巴烏上試聽,以靈敏度高、音色優美、各孔發音協調為佳。 簧片本身是有音高的,不同調高的巴烏所用簧片的音高也各不相同。通常應為調高的下方五度音,如F調巴烏,簧片應發升B音。簧片的音高允許有小二度的游動范圍,如將簧片音提高為下方四度音,就要將基音孔的位置錯后或利用管口,才能使發合靈敏、明亮。巴烏與笙同是簧管配合系的樂器,但簧片不同。笙是每管一簧發一個音,簧舌是長方形的;巴烏是一管一簧發九個音,簧舌是銳三角形的,并且舌尖翹起。雖然都可以做自由振動,但音色根本不同,如果將巴烏換上空的簧片,就不會發出濃厚而柔美的音色。巴烏音量較小,音域較窄,但音色柔美,常用于伴奏舞蹈、獨奏等。巴烏是一件極富民族色彩的樂器,常用演奏抒情的、寬廣的音調,亦可演奏技巧性強的華彩樂段。合奏時巴烏音色易和其它樂器融合在一起。 葫蘆絲和巴烏在音色上區別不大。巴烏的簧片是裸露的,葫蘆絲的簧片在葫蘆里面,音域通常是一樣的。但是葫蘆絲有多個管,發的是復音,而巴烏是單音。本店承諾所售產品均是原廠正品,假一賠十,請您放心選購。買家承擔運費根據地區、產品重量而異,上面平郵、快遞費僅為參考。珠三角地區可貨到付款!提示你:購買大型器材,上面的郵費只是參考郵費,買賣雙方根據路程計算費用呵呵,請你拍下之前,商議快遞的費用哦!!!歡迎選購本店產品我們的宗旨:貨真價實,物廉價美,絕無假貨,如假包賠QQ:597346105Tel:020-812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