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主持人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主持人的心理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他的主持行為,也就是說影響著節目的質量,主持人在現場采訪中要做到“指點江山”,在話筒前要“從容不迫”,聲音形象“風采依舊”。這些都需要穩定、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穩定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應變能力是事業成功的保證。心理素質是完全可以培養出來的,主持時不要總想著自己,要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內容上,一旦進入主持角色,不必患得患失,只想還一個真實的“我”給聽眾觀眾,這樣反倒顯得平靜,自然了;不要太在意受眾,不要老嘀咕受眾滿意不滿意,主持人要做到“目中無人,心中有人”。如果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緊張,可用語速的調節加以控制。未曾開口就已經緊張者,可以做若干節拍的深呼吸,接著放松面部,先做微笑狀,然后從容道來。除此之外,充分的案頭準備,節目外的心理鍛煉等也都對主持時心理的平穩、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幫助。 文化素質 若問廣播電視的競爭靠什么取勝?一言以蔽之:靠深厚的文化內涵??好比一座大廈,樓層越高,地基就越深。文化修養豐厚的主持人??如同一棵大樹,根子扎得深,枝葉才繁茂。歷數成功的節目主持人,足以說明這個道理。節目主持人的知識不僅要力求“專”與“深”,還應求取廣與博,要當一名雜家。知識的儲蓄積累越豐富,工作中越能得心應“口”。知識的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聚小溪,無以至江海。”主持人要做一個敏感的“有心人”,除了廣泛地閱讀書報雜志外,還要讀“無字之書”,既要善于留心“窗外事”、“身邊物”,哪怕街談巷議、道聽途說也可能釀造出真理的瓊漿,提煉出知識的玉液。所謂“事事留心皆學問”,這樣點點滴滴,日積月累,知識之“缸”自然會永遠充盈,取之不盡。 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因其便捷廉價而受到聽眾的喜愛,電視以其強烈的視聽效果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節目主持人的作用將越發凸現。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成熟將促進我國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人們對節目主持人的文化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看重,我們不能不正視這么一個現實,一大批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并不擁有顯赫的“學歷”,也不是“科班出身”,然而豐富的實踐和長期鍥而不舍求知進取,同樣使他們“曲徑通幽”,登臨成功的境界。事實告訴我們,節目主持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藝術,她豐富的內涵決不是一紙“文憑”所能替代包容的,紙上得來的文化知識固然必不可少,但真才實學的獲得絕對離不開數次、數十次的“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