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針刀如何治療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指肩關節的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退行性心改變所引起的一種范圍較廣的慢性無菌性炎癥。1872年法國Duplay發現肩關節以外的組織病理變化是肩痛及關節運動受限的原因,提出了“肩關節周圍炎”病名。1934年Codman根據本病的臨床特征得出了“凍結肩”病名。祖國醫學認為肩周炎列為弊癥范疇,認為此病同寒冷風濕有關,故稱“漏肩風”。因本病可以引起軟組織廣泛粘連,從而限制肩關節活動。也有人稱“肩凝癥”、“肩不舉”,本病多發于50多歲左右年齡者,清代葉天土稱本病為“五十肩”。針刀醫學認為,肩周炎的根本原因是內分泌失調。該病起病緩慢,常無明顯損傷史,病程較長,初為輕度肩痛,逐漸加重,嚴重者疼痛難忍,夜不能睡或半夜痛醒,肩部活動受限,過去主要采用局部用藥、理療、針灸、口服鎮痛消炎藥,只能暫時緩解疼痛,不能徹底治療,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 小針刀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在形狀上似針又似刀的一種針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針中的針、鋒針等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外科用手術刀而發展形成的,是與軟組織松解手術有機結合的產物,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近幾年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并為世人所重視。 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于手術方法和非手術療法之間的閉合性松解術。是在切開性手術方法的基礎上結合針刺方法形成的。小針刀療法操作的特點是在治療部位刺入深部到病變處進行輕松的切割,剝離等不同開工的刺激,以達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適應證主要是軟組織損傷性病變和骨關節病變。 小針刀療法的優點是治療過程操作簡單,不受任何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治療時切口小,不用縫合,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無不良反應,病人也無明顯痛苦和恐懼感,術后無需休息,治療時間短,療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小針刀松解術治療肩周炎,一次治療當場見效,病癥輕者一次治療即可康復,一般患者一個療程(5次)康復。重癥患者1-2個療程康復。本療法療效好,安全、速效、基本無痛,能從根本上治愈疾病的綠色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