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音樂和電影的朋友都夢想著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視聽室,這對生活在都市里的工薪族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畢竟多數人在都市里都過著“蝸居”的生活。住在南翔鎮上的徐小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K歌發燒友,時常念著要在家里組建一套卡拉OK系統,只因為家里缺少一個獨立的視聽空間,遲遲沒有付諸行動。如今要重新裝修房子,也終于得到家人的許可,決定從三居室里騰出一個小次臥來當作視聽室。但房間太小,才15平米,這會影響到音箱的重放效果,嚴重的駐波、兩面墻的顫動回音讓聲音幾乎無法定位各頻率而相互遮蔽。這里,就需要設計師對環境做一些改造,打造出一個良好的聲學環境來。
消除有害反射波,構建均勻聲場
在討論設計思路之前必須要了解一些聲學問題:在小房間中有兩種聲音可以聽到,一種是“直達聲”,另一種就是“反射聲”。在小房間中直達聲和反射聲交雜重疊,破壞聲場的均勻度,低頻駐波聲染色極為明顯,將造成低頻拖泥帶水,明顯失真。因此,我們只需保留有效的反射聲波,而消除有害的前期反射聲波。這項工作我們借助“TEF”分析儀,科學分析出哪一個區域應該吸收,哪一個區域可以擴散處理。一步步精準處理掉有害反射波,而不降低整體的混響保留空間感。
共振消除法,減少駐波干擾
“前期反射波”的消除是第一步,還有一個難題就是駐波問題,它是由房間的固定尺寸有直接關系的頻率疊加引起的。徐小姐家的房間位置已經確定,在小房間中,低音會引起聲染色、嗡嗡聲、低頻拖泥帶水。這樣,我們需要通過對低頻的吸收來減少駐波對聲音重放的干擾。設計師對低音的消除采用的措施是共振消除法,即使用一定厚度的薄板的震動來吸收低頻。通過使用薄松木制作的QRD擴散體不但對中高頻有很好的擴散效果,同時對低頻也有很大的吸收效果。
施工完成后,我們陪同徐小姐對系統進行開聲檢測。首先,來一首節奏明快的民族歌曲吧,音樂的清晰度極高,沒有任何的聲染色現象,音樂中微小的細節也都被清晰的表達出來。接著,徐小姐拿起話筒為我們高歌了一曲,系統的人聲表現也讓人驚喜,隨著節奏跳躍的喉音齒音、樂器演奏聲的顆粒感都能夠解析出來,效果堪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