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3000系列射頻導納物位開關一、概述Ww3000系列射頻導納物位開關是一種新穎的物位測量儀表,它采用先進的射頻導納技術,克服了電容式物位計不能消除導電掛料影響的缺陷,儀表具有運行可靠,能抗生掛料層的影響,適用于幾乎所有工業現場。儀表還具有安裝方便,免維護,低價位等特點。儀表廣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醫藥、電力、食品、造紙等工業領域。二、參數特點:開關控制,射頻導納原理,抗粘附電子線路。繼電品容量:DPDT,額定10A,115Vac延時/模式:0~30秒可調/開關型電源:220VAC,24VDC靈敏度:小于0.5pF探頭耐溫:-40℃~+260℃電路部分耐溫:-40℃~+80℃失電保護模式:采用高低模式,現場可調外殼:IP65,重型鑄鋁外殼三、選型指南WW843標準探頭 WW842短探頭 WW843纜式探頭 WW870:雙探頭(用于檢測介電常數較低的物料,如:油、煤等) WW843TT:高品氧化鋁陶電極WW861:飛灰探頭WW862:短探頭WW863:重型探頭(可檢測幾乎所有類型的介質)WW890:平板探頭(可檢測煤、糧倉、送料槽內的塊狀物料、解決大塊物料對棒探頭的打擊)安裝指導料位控制液位控制注:垂直安裝時,探頭總長S必須大于或等于控制點位置四、推薦選型安裝1)在測非導電介質時,可以為水平或垂直安裝。如需要垂直安裝時,要求探頭長至少大于控制位置6 左右。2)在測導電液體、泥漿或界面檢測時,可以水平垂直安裝。探頭與物料接觸位置即報警位置。3)在測粉末和顆粒裝物料時,可以水平或垂直安裝,但探頭穿過容器壁時,保護電極應比容器壁上的積料厚度長出2 。如用戶需要,我們可以提供液介質為Teflon或Kyanr材料的防腐探頭(采用涂層法蘭連接)。選型錯誤選型正確水平安裝時,探頭保護套(長度G)必須伸入到容器壁內。校準1)靈敏度的校正當進行調節時,請注意這些總的規則:*將2個靈敏度調節電位器順時針旋轉增加靈敏度。*當兩個靈敏度控制調好后,綠色燈亮,表示探頭上 無 物料存在,紅色燈亮,表示 有 物料存在。*安裝方法有水平或垂直兩種。為保證設備穩定工作應有5分鐘預熱。調節位置和指示燈參見圖例。A)測量非導電物料,調節細(F)靈敏度控制到中間位置。然后慢慢調節粗(C)靈敏度直到裝態燈剛剛變紅。重調細(F)靈敏度控制找到一個剛剛變紅點,記下 空 的位置,如圖所示。然后,將探頭插入物料重調細(F)靈敏度控制(不接觸粗調靈敏度)剛好變為綠點,并記下它的位置。注意兩個記號的不同,并且重調細(F)靈敏度控制到兩記號的中間位置。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調試過程。注間:細調可旋轉的角度應有有20度,如果少于20度,請與廠家商量。建議對于非水基工藝液體(不導電液體)最好的安裝方法是垂直安裝,當液體到達探頭10cm時報警。B)對于水基液體(導電液體)(金屬容器):反時針調節靈敏度粗調(G)至最大,因為水基液體容易測量,只需碰到傳感探頭即可,這個過程提供最大的抗粘附能力。這是個完整的調節過程。C)對于水基液體(導電)(非金屬容器):參照A),但細調(F)為正好綠色位置。(有料)2)時間延時WW3000包括0-30秒可調時間延時,有延時開/延時關模式。這種模式典型的用處是消除控制繼電器的 拌動 ,或者控制循環順序。開始時延時控制設為零(反時針到底位置)。當用延時來消除繼電器抖動時,僅要求旋轉最小的角度。延時將導致在工藝物位控制點的上面或下面擺動,但平均物位仍等于控制點,超過量和不到量與延時比例有關。注意:一般情況延時為零3)失電保護模式選擇故障報警工作反映大多數主要的故障情況,包括電源的故障,這將引起控制繼電器釋放電壓。因此,繼電器釋放電壓的狀態被稱為故障報警。這個動作由靠近控制面板中央位置(延時調節左邊)的一個小的跳接器完成。參見下圖。 H 位置顯示高位報警, L 位置顯示低位報警。附:射頻導納物位開關快速校準方法1.將探頭和表頭按正確方法連接好,接上電源。注意電源電壓是否正確。預熱3分鐘。2.儀表面板上的3個電位器可調范圍在8點鐘到4點鐘范圍,不能360度旋轉,否則損壞電位器。紅燈代表正常狀態,綠燈代表報警狀態。3.電位器F 代表細調(簡稱F);電位器C 代表粗調(簡稱C);電位器DLY 代表延時輸出(簡稱DLY);延時時間0-30秒,可任意設置或關閉。4、一般情況,將失電保護(FALLSAFE)插片放在L的位置上,關閉延時和滯區(逆時針旋轉到底)。5.將F放在12點鐘的位置上,調節C,在10-2點鐘位置左右打到臨界點(先順時針紅翻轉到綠燈,再逆時針綠燈翻轉到紅燈的位置),此位置稱為臨界點。如果通電后已經是綠燈,則逆時針調節C,當綠燈一變為紅燈時,即為臨界點。6.再順時針調節F,找到一個更加精確的臨界點。此時應顯示紅燈狀態。7.(a)如果是應用于粉灰系統,則把F從臨界點位逆時針旋轉20度左右即可。(b)如果是應用于輸煤系統,則把C從臨界點位順時針旋轉10度左右即可。